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1号上午,京口区举办“同心向党 献礼百年”活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活动现场,金派扬剧《拾玉镯》、梅庵派古琴表演《酒狂》、吟诵《春江花月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节目轮番上演,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们也带来了铜板彩画、丝网花、缝纫机绣等等精彩的作品, 受到了现场市民的好评。
市民苏女士告诉记者,她老远就被展台上的丝网花展品吸引了,尽管是绢丝人造花却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感觉这个老师做的东西太美了,头一次看到,这是手工啊,漂亮吧,我们想买。”
丝网花制作技艺与古籍修复技艺、三山民间故事、吟诵等11个项目被评选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截止目前,京口共有33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2个。
镇江铜版彩画非遗项目市级传承人康顺伟告诉记者,在市各级文化部门的牵头下,非遗走进了社区、商场、大学校园等,为铜版彩画艺的传承提供了契机。如今,他的传承人全都是大学生和研究生。康顺伟希望尽自己能力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和学习铜版彩画,助推镇江“文化小康”建设。
“传承点主要在江苏大学,江苏大学成立了一个铜板彩画工作坊,指导学生创作,我们今后还要不断地参赛参展。”
京口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宜建美介绍,今年,京口围绕讲好城市故事、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成功举办非遗进商场、进夜市、进校园、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
“最主要是向我们全社会来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宣传的效果,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也同时助推城市经济的发展,希望广大市民都能够来积极地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