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要求,在当前造林用地稀缺情况下挖潜增绿,充分挖掘利用长江江堤临水侧荒滩和沿江堤背水侧造林,为长江构筑起一道天然绿色屏障。
位于大路镇山北港闸东侧的一处沿江地块,原本是一块荒地,杂草丛生,如今已被成片的池杉林所代替。从去年年底开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就对这里的土壤状况、水文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并在今年3月份对这片100多亩的土地上,种植了6000多株池杉。经过两三个月的精心养护,这些池杉已经长出了细细的嫩芽。
去年以来,资规分局围绕《长江(江苏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总体规划》在实地踏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长江镇江新区段绿化造林规划》,在长江新区段临水侧荒滩以落羽杉、池杉、水杉等耐水湿乔木为主,背水侧堤角外以榉树、银杏、栾树等高大乔木树种为主,配置海棠、紫叶李、夹竹桃等灌木树种,点与线结合通过林相控制建设打造护堤护岸景观林带,展现新区面貌,体现生态特色。
去年以来,资规分局按照现状及地理特征划分了主江段和夹江段,一段一策,主江段因硬质岸线占比重采取出新+增绿的规划提升思路,夹江段因自然岸线占比采取生态修复+特色营造的规划提升思路,实施生态景观防护林建设,在当前造林用地稀缺情况下挖潜增绿,宜林则林,能植尽植。两年来在在沿江新增造林共计近千亩,栽植乔木树种约4万株,初步建立了沿江生态防护体系。除沿江造林以外,资规分局还加强沿江湿地保护工作,新区41公里长江岸线被纳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湿地水环境明显提升,重要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面推动新区长江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