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伴随着丝丝热意,走进常州溧阳市天目湖镇,蜿蜒的马路四通八达,整洁的房屋鳞次栉比,镇中心幼儿园里时不时传来孩子银铃般的笑声......近年来,为使水库移民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天目湖镇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坚持不断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了库区、移民安置区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让水库移民有了十足的获得感。
(溧阳天目湖镇桂林村航拍图)
夯实基础建设 做强富民文章
每天早晨,家住天目湖镇桂林村80多岁的岳纪元,起床后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拿杯子去厨房接杯自来水,“研究”一下水质,“别看我们村紧挨着沙河水库,以前管道没有改造前,水龙头里出来的水可没这么好。”天目湖镇桂林村作为水库改造居民移居点,紧邻沙河水库,拥有丰富水资源,可谓山清水秀美如画。然而由于以前村里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上道路难行,一度阻碍了经济发展。近年来,借助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村里硬化了道路、改造了水网、增种了绿植,更依托村子周边的水资源,量身打造了一个生态长廊,并于今年3月完成了新一轮水网改造提升。硬件好了,再加上本就如画的环境,眼下,村里不少村民都在将自家房屋翻新改造成民宿,今后不用再受外出打工之苦,最重要的是,在和家人团聚的同时还能把钱赚了,这是以前谁都不敢想的事情。
(溧阳天目湖镇桂林村民宿)
优化民生要素 缩小城乡差距
天目湖镇位于溧阳南部,下辖14个行政村、5个社区,为了满足基础教育发展和水库移民安置需求,2016年,天目湖镇利用2200多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建设镇中心幼儿园,学校运行3年多来,招生人数由以前的200多名增至600多名。“我们整个学校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了可以让当地的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剩下将近有三分之二的10000多平方占地面积,用来打造孩子们的室外学习课堂,让孩子去探究自然、亲近自然、探究自然。”面对“增量”的校区,园长钱爱君倍感自豪。放眼学校户外区域,除了常规的操场和活动场地,更添加了水果园、小菜园、拓展区和各种体育、游乐设施,甚至还有用沙堆模拟制作的一个沙河水库,让孩子们更直观形象地了解水库。
(天目湖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课间活动)
为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提升库区移民生活水平,天目湖镇围绕“库区水美、移民村美、农民富美、乡风和美”的目标,连续多年综合利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先后完成大溪水库、沙河水库、桂林村、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改造和建设,有效改善移民生活的同时,居民也见证了库区的美丽蝶变。接下来,天目湖镇将继续围绕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建立“互联网+”等高附加值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确保乡村脱贫攻坚“扶上马”再“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