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润温婉的四月迈入暖意融融的五月,本周的江苏大地一派热气腾腾、勃发多姿的景色。
这一周,江苏既吹响了沿海开发、向海而兴的新号角,又部署了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更筑牢了百姓民生的新保障。
这一周,苏陕两省再次跨越千里,共叙情谊;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动作频频,江苏正与兄弟省份同心同向、聚势前行。
这一周,从劳动模范到五四奖章,一系列表彰活动,在全省掀起崇尚先进、奋勇争先的澎湃热潮。
【向海而兴勇争先】
如果要为这周的江苏选取一个颜色,那么蓝色应该是最恰当的。
在27号召开的全省沿海开发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发出“动员”: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坐拥954公里海岸线,布局江海河湖联动发展大格局的江苏将逐梦深蓝、向海而兴。
作为典型的沿海省份、经济大省,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有潜力,能做增量。江苏明确提出,这次沿海开发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决不能走简单以GDP论英雄的粗放式发展路子”“要着眼省内全域一体化”“不能仅限于沿海三市”“注重扬己之长,突出特色发展”等一系列表述都让人明显感受到了变化。
“向海而兴”,不仅将带动江苏“江强海兴”“南北均衡”发展,同时,也能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正是江苏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统筹优化区域布局,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所做的又一项努力。正如新华社评价到:“作为一贯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先行者,江苏谋定而后动,从海洋中寻取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既谋长远,也重当下。翻看一季度“成绩单”,江苏经济增速同比达到19.2%,高于全国平均、处于第一方阵,两年平均增长6.4%。一季度怎么看,接下来怎么办?省委常委会25号召开会议,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为接下来的经济工作定好了基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中求进。
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但大变化中蕴含大机遇。基于这样的判断,江苏必须要继续“办好自己的事”,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切实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在改革系统集成、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等方面求突破,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全力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接下来的时间,“苏大强”还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加速前行。
【相知协作无远近】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4月29日至30日,陕西省党政代表团再次赴江苏学习考察、对接苏陕协作。刚刚过去的芳菲四月,一家亲的苏陕互动频繁,在高质量发展征途上,江苏和陕西心更近,情更深,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历史,但苏陕风土人情各不相同,资源禀赋互补性强。自1996年中央确定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以来,苏陕协作已走过25年历程,一批又一批扶贫协作项目和产业合作项目持续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五年来,70%以上的苏陕扶贫资金投到产业扶贫,带动投资约480多亿元,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本周的首届苏陕企业家创新发展大会上,苏陕(西部)合作发展促进会正式揭牌,近400亿元的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签约,涵盖新材料、生态环保、医康养、文化旅游以及产学研合作等领域。苏陕协作,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越走越近的,还有长三角的兄弟朋友圈。这个五一假期,沪苏浙皖依然是国内人员流动最频繁高效的区域之一。“五一”期间,在启用高峰线的基础上,长三角地区将安排增开145对旅客列车助力假期出行。过去一年,沪苏通铁路、连镇高铁(淮安至镇江丹徒段)、盐通高铁等多条新线相继建成,苏北、苏中、苏南连为一体,连云港、淮安、扬州等地和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无缝对接”。高铁成网,动车飞驰,江苏“高铁圈”不断向外延展,这个假期更多的市民将感受到“轨道上的长三角”的新速度。
本周江苏正式进入汛期,江苏联合上海、浙江、安徽等地消防救援力量,在淀山湖开展长三角抗洪抢险救援跨区域实战演练。长三角水域广泛,水网纵横,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取长补短携手齐心,此次跨区域实兵、实装、实测、实战演练,不仅可以检验新战法、新技术、新装备,还能深化沪苏浙皖消防人员的协同作战能力,可以想象,协同作战并肩合作,将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消防救援的常态。
【致敬模范创伟业】
最美的鲜花,为书写非凡人生华章的人们盛开。
本周,我们迎来“五一”,这个属于劳动人民的节日。4月30日,一群闪耀的“明星”在“金陵铁骑”的护卫下,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来到江苏大剧院,接受省委、省政府的隆重表彰,他们就是为江苏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向全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送上最美好祝愿:“要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展现主人翁姿态、发挥主力军作用,以卓越的劳动创造,在现代化新征程上续写荣光、再创辉煌!”
今年,江苏各地共推荐产生了1000名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当中有的立足岗位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有的追求卓越勇攀高峰,聚焦“卡脖子”领域全力攻关,潜心铸造“大国重器”,创造了一个个江苏唯一、国内第一;有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用生命守护生命,用鲜血捍卫正义;有的扎根基层一心为民,满腔热忱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在造福群众中践行着初心使命。有了他们,江苏的发展才更有温度、更具活力、更加精彩!
为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本周江苏各级工会精心组织系列活动,有机融合党史学习教育,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南京铺镇车辆厂近40位江苏劳模先进代表和职工党员来到南京工运纪念馆,学习了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王荷波的光荣事迹,重温入党誓词,感受峥嵘岁月。徐工集团劳模党员、基层党员代表走进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学习会。镇江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特聘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为劳模宣讲团成员,面向一线产业工人讲党史,讲奋斗、讲奉献。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江苏发展和全国一样,迎来了无限美好的愿景、无限光明的未来。这份“愿景”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个“未来”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
【举一反三护安全】
4月30日,江苏沿江及以北地区突发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给南通、淮安、盐城、泰州、宿迁等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灾害。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分别来到省应急指挥中心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指挥调度,研究部署灾害救援工作。要求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加强节日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好抗灾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心稳定、社会安定。
面对突如其来的气象灾害,江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科学做好失联人员的搜救工作,尽力救治受伤人员,各地及时发布抢险救灾情况,受灾地区和应急、农业农村、公安、消防救援、民政、交通、通信电力等部门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应急响应及时高效,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尽快恢复当地生产生活秩序。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恰逢五一长假期间,人员出行密集,安全风险加大,唯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才能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等各类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维护好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的大好局面。
本周江苏还举行了首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回望过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始终肩负“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担当,以过硬的成绩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恰逢“五一”劳动节到来,更让我们体会到,辛勤耕耘才能收获果实,努力奋斗终将成就梦想。一代代劳动者用实干换来今天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更应拿好接力棒,奋力冲向前。
(记者丨王尧、毛俊、郭艺 图片丨江苏新闻、视觉中国等 编辑丨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