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区的横溪是有名的西瓜之乡。每年春天,瓜苗的生长荣枯,都牵动着瓜农的心。小小的西瓜,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上俘获人心、站稳脚跟?其实从一粒种子开始,就打响了一场“甜蜜的较量”。
王金水,今年77岁,种瓜40多年。眼下,他一边在设施大棚里检查西瓜长势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是小兰,这是苏蜜8号,苏蜜8号抗性好些,就是更抗病。”
小兰西瓜
小兰和苏蜜8号,是江宁横溪主打的黄瓤西瓜品种,在市场上备受青睐。而这两个品种的推广,都与王金水的老朋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西甜瓜育种专家羊杏平密不可分。90年代末,羊杏平来到海南南繁基地,发现了当地试种的台湾小兰西瓜,个小、皮薄、模样俊俏、成熟时间早……育种人的敏锐度,让他马上对这一品种引起了关注:“我品尝了以后觉得品质不错,有可能将来会大面积推广, 因为搞育种首先要有前瞻性。”
羊杏平(左二)指导农户种植
2000年左右,当羊杏平还埋头在实验基地培育小兰西瓜替代品种时,台湾农友种苗公司正式将小兰种子销往大陆。正如羊杏平所料,小兰的出现,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迫使江苏本土许多西瓜品种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时候,种瓜老把式王金水也很想试种小兰,他找到了羊杏平。
王金水说:“请羊杏平跟台湾农友公司直接联系,然后把小兰西瓜籽拿过来。小兰西瓜籽确实蛮贵的,2000年的时候300粒籽80块钱一袋。”
小兰西瓜口感特别好,一上市,价格就比普通西瓜贵好几倍。王金水第一年就净赚了三千元。靠着小兰这个明星品种,南京横溪的西瓜渐渐有了名气,一年一度的横溪西瓜节成了当地耀眼的舞台。
往年横溪西瓜节现场
然而这份热闹的背后,是羊杏平育种团队内心的焦急,他们和市场赛跑、和时间赛跑,跑遍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配型亲本,加紧培育小兰的替代瓜种。经过数千次的失败、十余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在2010年,更适合江苏生长环境的本土黄瓤西瓜——苏蜜8号诞生了,它的出现,打破了小兰的市场垄断。羊杏平说:“我们的苏蜜8号突出的优点产量比小兰高,个头比小兰大,但是种子价格只有它的1/5。”
苏蜜8号
苏蜜8号一经问世,很快就以卓越的品质崭露头角,在产量、风味和抗病虫害的能力上全面超过小兰。农民愿意种,市民喜欢吃,种植面积每年以10%的速度迅速扩大,很快成为取代小兰的当家品种。横溪的王金水也成了农科院的铁粉,因为常年种植农科院的新品种西瓜,年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而对此,羊杏平团队却从未放慢脚步。
“种子嘛,是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如果说种子不掌握我们自己手里,你就一下子就是说受制于人了。育种者,你要不断的来进行超越,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羊杏平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2020年第19届横溪西瓜节现场
眼下南京的江宁正忙着准备今年的横溪西瓜节,这座因西瓜而兴旺的小镇早已成为南京的一张靓丽名片,与此同时,江苏省农科院的西甜瓜研发机构也落户这里,江苏育种人正以科技的力量培育出一个个属于中国的甜蜜味道。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昕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