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新办、轻财重礼近年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新风尚。近日,民政部同意将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等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为什么是这两地入选呢?传统婚俗在这两地刮起了怎样的新风?
打卡!让简约的婚俗礼仪流行起来
“结发为夫妻,恩爱永不离”......14号上午,在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中式颁证厅里,市民李红正在和爱人行结发礼。以红色为底色的中式颁证厅张灯结彩,大红喜字、灯笼等元素分外喜庆。李红将一缕头发放入布袋中,交与新郎,随后,行“夫妻对拜”礼,寓意正式结为夫妻。这样传统而又“新潮”的结婚颁证大厅和仪式,让这处全省最大的婚姻登记处成了新人们的“网红打卡点”。
据悉,位于南京市云锦路129号的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是按照国家5A级婚姻登记处标准,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打造成为全省首家婚姻文化展示馆、全省最大结婚颁证大厅,内部设施齐全,功能完备,亮点纷呈。
这里总面积超2000平方米,打造了“一馆”、“两厅”、“七室”。 “一馆”即南京市婚姻文化展示馆;“两厅”即中式、西式颁证庆典大厅;“七室”即婚前心理疏导室、婚姻家庭辅导室、冷静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室、母婴室、婚姻课堂教室、家事诉前调解室。传统爱情诗句、心形装饰灯、创意小摆件,这里处处透露着具有爱情元素的小心思。
其中,南京市婚姻文化展示馆的设置颇有新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结婚四大件”、不同年代的结婚证书......多种多样的实物展示让婚姻更添一份岁月沉淀之感。中式颁证厅以中国红为底色,色调浓烈,嵌入江南古典建筑元素,营造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婚庆氛围;西式颁证厅清新明亮,悬挂的树叶饰品,寓意为“枝叶相持”,萤火虫灯代表着“星火相传”的美好祝愿。新人可预约选择在任意一个颁证厅举行仪式。
建邺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栾雅晴说:“我们用好我们的颁证大厅,让它成为简约时尚的婚俗礼仪新场所。同时,组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婚礼仪式,每年组织不少于一场的纪念婚礼或慈善婚礼等。”
这里还设有婚姻课堂,开发兼具中国传统美德与西式婚姻文明理念的系列课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人们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浸润全新的婚姻文化,让简约的婚俗礼仪成为新潮流。
古老爱情故事交织现代文化婚俗新风尚
江苏的另一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东台市,近来利用“董永七仙女文化园”、黄海森林公园等优势地域资源,为新人举行集体婚礼,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改革,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特色婚俗礼仪文化,引导新人树立健康文明的婚姻价值观。
为了将爱情主题充分释放,将爱情文化融入景区的每个角落,几年前,东台市就协调民政部门,将“婚姻登记处”搬迁到了西溪景区,古镇西溪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天仙缘”爱情小镇。在景区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内,象征“爱情证人”的老槐树下,不少成双成对的男女围栏扎带、挂锁许愿。相传,老槐树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结婚要拜老槐树”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东台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常乐介绍,自从东台市婚姻登记中心搬迁到国家 4A 级景区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后,每年约有 1 万对办理结婚登记,充分发挥了婚姻登记中心“主阵地”作用。
据考证,在东台,与董永七仙女的爱情故事相关的地名遗迹多达 53 处,在东台市城南片区,就有一条将流传千年的董永七仙女爱情传说和东台发绣这两张“金名片”巧妙结合的现代化特色街区——结发街。在街区的中心广场上,有一个一纸婚书的螺旋上升的雕塑,高为 13.14 米,寓意一生一世。还有一个经过国家邮政局特批的以爱情为主题的专属邮局。
不仅如此,东台市还通过搭建主题为“新时代、新风尚、新婚俗、新生活”的彩虹门,张贴婚俗文化倡议书、签名板,策划组织“爱情音乐节”、“槐树做媒”、“汉代文化特色婚礼”等新式颁证仪式,倡导领证新人紧跟新时代步伐,以庄严神圣的结婚登记颁证仪式代替大操大办的婚礼仪式。目前,东台市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文化婚俗新风尚,“七夕节”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
对于婚俗改革,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季中扬认为,目前全国尚没有成熟的婚俗改革方案;江苏试点地区应当做好前期社会调查和研究,出台详尽具体的婚俗改革方案计划。同时,民政部门应当积极和宣传部门紧密协作,推进移风易俗。季中扬建议:“婚俗改革,它是移风易俗行为。民政部门应该积极地跟宣传部门,例如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起来,利用平台资源,更好地推进移风易俗行动。”
江苏省民政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总结两地婚俗改革试点经验,在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婚俗不正之风的同时,通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探索创新结婚颁证制度等方式,引导形成正向的婚姻家庭价值观念。
记者/我苏网 墨白 江苏新闻广播 徐仁飞 编辑/刘嘉 孟晓晴 部分来源:江苏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