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鸿山遗址探秘”模拟考古研学课程

2021年04月07日 21:35:1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项目名称:“鸿山遗址探秘”模拟考古 

  项目负责人:逯俊宁 刘嫣歆 王卿

  联系方式:13861873737

  一、内容说明

  1.课程内容及路线

  由主讲老师带领学生参观鸿山遗址博物馆,邱承墩原址保护现场,引起学生对考古的兴趣,导入课题。在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主讲老师讲授什么是考古,考古学家是如何考古,考古学有哪些种类,文物是如何断代的等知识,同时展示鸿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图片,激发学生参与欲望。主讲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模拟考古体验区,进行模拟考古互动实践,让学生体会考古发掘的乐趣。主讲老师引导学生交流模拟考古实践过程,欣赏考古成果,让学生体会考古成功的喜悦。主讲老师与学生一起合影留念。

  2.诠释角度

  通过让学生在鸿山遗址的实地场景中区观察历史、感悟历史,引起学生对考古的兴趣。通过主讲老师授课,让学生了解考古的基础知识,激发探索兴趣。通过模拟考古实践和成果交流,让学生体会考古发掘的乐趣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6岁至12岁儿童

  2.项目时长

  半天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让学生在鸿山遗址的实地场景中区观察历史、感悟历史,了解发现历史的过程,真正做到了在历史中学习历史,初步了解考古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大胆、细致、耐心的行为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在历史中学习历史,感受在学习中研究历史,在研究中学会学习的乐趣,通过模拟考古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懂得保护文物的历史意义。

  ·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1、活动签到,由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学生参观鸿山遗址博物馆、邱承墩原址展示大棚。

  2、导入课题(观察考古土样、鸿山遗址出土温酒器复制品等,引起学生对考古的兴趣)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土样和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土样及文物复制品,让学生描述器物、猜测用途等)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物品都是文物。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这些珍贵的文物已经在地底下睡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了,那它们是怎么从地底下出来的呢?是我们考古专家们挖掘出来的。

  3、讲授课题(讲解PPT内容,展示鸿山遗址考古挖掘现场图片,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师:那么什么是考古?考古学家是如何考古?考古学有哪些种类?文物是如何断代的?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讲解PPT内容)

  好,现在大家都明白考古是干什么的了吧,考古既不是探险,也不是挖宝。考古学家从事的是科学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那大家知不知道,在我们无锡新吴区,就有一个大遗址,有许多考古学家在开展考古工作。

  对,这个大遗址就是鸿山遗址,鸿山遗址在我们无锡市新区的鸿山街道,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类遗址,分布范围7.5平方公里。2003年-2005年,对其中7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2300多件的珍贵文物。那么,考古学家在鸿山遗址是怎么挖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鸿山遗址考古挖掘现场照片)

  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挖掘的?

  说的不错,考古学家们用铲子小心的挖,用刷子轻轻的刷,等文物全部露出来了,他们会绘图、拍照,之后用双手小心翼翼的把文物捧出来。由于他们的细致、认真,我们才能在博物馆看到这么多精美的文物,这些考古队员们真了不起!

  要不,我们也来成立个考古队,一起挖掘古物,怎么样?(取出队旗)看,这是我们的队旗,上面写着“鸿山遗址快乐考古队”。

  4、互动实践(学生体验模拟考古挖掘的乐趣)

  带领学生前往模拟考古体验区,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开展考古工作。

  师:(取出手铲、刷子等工具)这是我们这次考古的主要工具。小铲子是用来小心的把泥土挖开。等文物露出来,用刷子轻轻的把它刷干净,让它露出全貌,我们再小心地把它捧出来。

  请每两位同学一组,一组队员使用一套工具。你们自己找同伴,商量好了就到老师这边领取你们的工具。

  考古队员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模拟考古体验区域边):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模拟考古现场。你们看,这里插了许多小红旗,这是为什么?告诉你们,考古专家已经在这边用仪器测量过了,文物就在小红旗的下面。我们挖掘的时候可千万不能移动红旗,要不然就找不到文物了。把一件文物挖出来之后再把它和小红旗一起放入整理袋,再到其他地方去挖。另外也要特别小心,不要把文物弄坏了,也别让文物弄伤你们的手。相信经过我们的细心挖掘,这次的考古行动一定会成功。耶!!(挖掘过程中注意以自身行动为榜样,引导学生。)

  哇,考古队员们真能干,挖到了那么多的文物,我们带回去一起欣赏!(提醒学生整理好工具、挖掘到的文物)。

  5、交流成果(学生交流挖掘过程,欣赏劳动成果)

  师:考古队员们快坐下来休息休息,好,大家都来展示挖掘一下自己挖到的文物。(老师提问:你挖到了什么,是怎么挖到的,挖掘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意外,怎么克服的,学生自主交流)

  6、合影留念(拍照留念,结束活动)

  师:我们考古队员们真了不起,今天既学到了考古知识,又挖到了这么多文物,真是高兴,让我们跟这些文物一起合影留念吧!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1、理念创新

  模拟考古项目是用简单的形式向公众科普考古知识,当学生亲手“发掘”出“文物”时,会有极大的震撼和成就感,这是兴趣与爱好的延伸,这种亲身实践的教育方式由于课堂宣传教育。

  2、内容创新

  “鸿山遗址探秘”模拟考古作为我馆的公众教育项目,是我馆最具特色,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考古理论知识讲授、模拟考古发掘也丰富了鸿山遗址博物馆的参观互动体验内容。

  3、模式创新

  作为科普教育基地,我馆根据“听过的较易忘、看过的较难忘、参与过的最难忘”的规律,课程设置除了参观、听讲解外,还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可看、可听、可触摸、可尝试有机结合,满足学生求知、求奇、求乐的多元需求。

  三、案例分析

  “我是小小考古家”模拟考古体验

  博物馆里有历史馈赠的各种宝贝,但同学们怎么穿透历史的烟云去感受文化的力量和悠久的岁月之美?是各种结合孩童心理和成长特点的互动游戏!鸿山遗址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专门为小朋友设计了文化礼物——一场考古亲子体验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项目“遗址探秘”“考古小课堂”“模拟考古”。

  活动当日,大家早早的来到博物馆签到,领取《图说考古》读刊;

  “遗址探秘”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同参观博物馆,完成读刊中的题目;

  “考古小课堂”通过“听”“看”激起孩子们探究历史文化的兴趣;

  “模拟考古”还是最受欢迎的活动项目,活动中,同学们首先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了什么是考古学、如何进行考古等基础知识。之后,同学们组成“鸿山遗址快乐考古队”,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铲子、毛刷等考古工具在模拟场地中进行清理,当“文物”出土的瞬间,小队员们均欣喜不已。最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如何识别器物、断代及器物的用途进行现场解说。

  “模拟考古”为鸿山遗址博物馆策划的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系列之一,主要借助影像及实物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模拟考古实践,唤起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在模拟实践中初步掌握考古知识与考古方法,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项目评价

  模拟考古让学生了解文物来源。对于珍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在灯光和展布的映衬下,总是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学生往往并不会了解发现、挖掘、保护这些文物的过程,也就无法了解考古及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国宝所付出的艰辛的代价,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文物发现的全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每一件珍藏在博物馆里的国宝,它们曾经被深埋于地下,在未被发现之前,厚厚的尘土遮盖了它们的金色光芒,通过考古人员的辛苦工作,才重新让这些历史遗物绽放了鲜活的光彩,这正是今天我们所积极倡导的文物保护的价值。

  模拟考古让学生体会文保快乐。寻找、挖掘文物的过程虽然枯燥、繁杂,但当让这些文物重现于世、焕然一新时,那种快乐惟有亲身参与方能感受真切。通过模拟考古,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文物工作者在保护文物过程中,所默默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体悟发现文物的快乐,这远比一次次参观博物馆更能激发起学生参与文物保护的兴趣。儿童本身爱动手,在模拟考古过程中,一次次的挖掘对于学生而言,仿佛是一次游戏,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物保护的价值所在。

  模拟考古让学生爱上考古工作。民国时期曾任北大代校长、长期主持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傅斯年曾有一句名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是对考古学的形象注释。考古也是一门坐冷板凳的事业,必须耐得住寂寞。比如奠定中国考古学科基础的殷墟考古挖掘活动,在甲骨等文物出土后,有些学者更是花费了大半辈子整理研究。如果不是出于对考古的热爱,很难做到这一点。让学生有一颗向往古文明的心,并不容易,考古更是一项非常冷门的事业,但作为文明古国,我们非常需要那些热爱传统文化,愿意参与考古事业的新鲜血液。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