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博物馆:运河风物“镇”知道——寻访镇江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游项目

2021年04月06日 15:14:0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项目名称:运河风物“镇”知道——寻访镇江大运河文化带研学游项目

  项目负责人:程晓怡

  联系方式:18652866092

  一、内容说明

  1.课程内容及路线

  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文化机构,镇江博物馆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从研学视角出发,带领学生全方位了解展览、了解博物馆,研学路线涉及大运河文化系列微课堂、镇江运河沿线古桥流动微展览、镇江古桥古街巷寻访、考古工地研学、大运河专题手作展览等多方面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多样化体验中走进博物馆,了解镇江历史,接受人文关怀,在学习和参与中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2.诠释角度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非常伟大的水利工程,其工程技术之精湛、沿线文化之繁荣、对当时乃至后世经济社会影响之巨大,都是举世瞩目的。大运河镇江段是江南运河的屋脊、南北航运的枢纽、水利工程技术的典范。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阵地,是国家、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更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博物馆不仅能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新时期要求下,博物馆有义务、有责任通过大运河研学活动,以文旅融合的方式,让大运河这个千年文脉“流动”起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社会大众对大运河镇江段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对镇江这座古城能多一份热爱,从而齐心协力共同为镇江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而努力。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初中年龄段

  2.项目时长

  六课时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了解镇江大运河的历史;了解文物的基本信息;了解博物馆文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沟通交流及团队合作能力。

  3.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先民智慧与拼搏精神,激发中华文化自豪感以及对江南水乡和家乡镇江的热爱之情。

  ·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1、开展大运河系列微课堂

  古运河与古桥,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已经非常遥远和陌生了。然而,它们作为城市里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镇江博物馆社教部推出“座座古桥连古城”和“流韵源长——大运河文化微课”主题课程,以大运河、古桥为介,讲述镇江城市变迁、兴衰、演化的历史,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对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

  2、开展镇江运河沿线古桥流动微展览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既便利了交通,又装点了河山,更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镇江因水而兴,因水而发。通过了解大运河沿线留存下来的古桥,进一步了解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座座古桥连古城”流动微展览通过可移动展牌的形式,让观众们领略镇江大运河文化带沿岸的古桥风韵,从而进一步了解大运河镇江段。

  3、开展镇江运河沿线古桥古街巷寻访

  古桥、古街巷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它们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讲述着一座城市、国家和文明的故事。漫步镇江古桥古街巷,倾听历史的声音,方能留住古城的记忆。通过寻访镇江运河沿线古桥古街巷遗迹,促进文旅融合让学生对家乡文化更添一份认同。

  4、“诗情画意京江景,江河交汇古桥情”寻访镇江古桥

  古桥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珍视古桥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活动通过讲座、手工,展示镇江悠久的古桥文化。

  ①“博物馆里话古桥”——镇江古桥小讲座。

  通过讲座的形式介绍桥梁知识和镇江古桥。

  ②“冰棍的华丽转身”——手工桥梁DIY。

  采用变废为宝的理念,通过冰棒棍手工制作一个拱桥,让青少年体验桥梁的魅力。

  5、“世界桥梁中国造”——镇江茅以升纪念馆寻访。

  镇江茅以升纪念馆在展示茅以升生平的同时,展示了润扬大桥建设的过程,突出润扬大桥建设创新,宣传桥梁知识。通过镇江茅以升纪念馆的寻访,让青少年了解桥梁专家茅以升,领略桥梁风采。

  6、 走进考古工地

  组织孩子们走进市区内的京口闸考古工地、丁卯桥遗址,并了解镇江运河文化带更多的衍生文化及相关出土文物,有效学习文物修复、测绘等专业知识,并学习了解镇江运河文化带相关的出土文物。

  7、开展大运河专题手作展览

  全方位向学生普及展览内容及策展规则,引导学生制定契合“镇江大运河文化带”的相关展览主题,通过“冰棍的华丽转身”——手工桥梁DIY活动制作不同造型拱桥、绘制运河镇江段手制地图、制作镇江大运河文化带资料展牌以及布置相关文物展品等系列环节,以“物”及“展”,使学生由活动“参与者”成为展览“策划者”。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近年来,镇江博物馆积极打造青少年教育品牌项目,搭建平台重分享体验与创作,让博物馆走出去象牙塔,依托自身品牌教育项目资源和本地区文化特色,融合“探古”与“知行”两大元素,更全面地带领青少年了解镇江文物背后蕴含的丰厚地方文化特色,从而设立特色化品牌教育项目。  

  探古,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掘的实物知道几千年前的社会生活状态,重要的不只是让我们对古代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的了解,这也是历史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探古”以体验文物从出土、修复、整理到展厅呈现等一系列过程,组织学生走进市区内的考古工地、遗址,并了解镇江运河文化带更多的衍生文化及相关出土文物,通过有效学习文物修复、测绘等专业知识,进行相关文物展品采集、修复、整理等环节。

  多元化与包容化根植于博物馆文化当中,“+知行”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全方位了解展览、了解博物馆,涉及省内博物馆联动、市内古桥古街巷文化寻访等多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已走进省内多家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寻访,并配套相应博物馆的研学任务手册,另一方面古桥、古街巷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它们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讲述着一座城市、国家和文明的故事。漫步镇江古桥古街巷,倾听历史的声音,方能留住古城的记忆。通过寻访镇江运河沿线古桥古街巷遗迹,促进文旅融合让公众对家乡文化更添一份认同。

  三、案例分析

  本项目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小学生,以博物馆研学教程为基石,以策展与科考为纽带,在考古发现、野外实践、策展布展等系列体验式环节中,构成博物馆教学与学科教学的双向联系,在策展的环节中激发孩子们的创意,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为孩子们提供一项独特的博物馆教学设计。

  活动遵循博物馆教育的本质,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以“课程——化石考古——展品”为线索,通过展品创作提高青少年的全方位的学习技能,以策展布展锻炼他们的认知策略,在展品呈现的过程中提炼学科知识,孩子们在整个展览成型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言语、情感能力的提升。

  组织学生走进深山科考基地、遗址,了解更多的衍生文化及相关出土文物,通过有效学习修复、测绘等专业知识,进行相关文物展品采集、修复、整理等环节。最终以创意展览的形式向大众尽可能地诠释博物馆的内涵。从野外实践到实验室修复,通过“探索”——展品的挖掘、“复原”——展品的修复、“归类”——展品的整理,从策划展览到展览呈现,项目整体以全新视角促进文旅大融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

  多元化与包容化根植于博物馆文化当中,项目从博物馆策展人视角出发,带领大众全方位了解展览、了解博物馆,以“知”带“行”给予青少年更多的直面感观和自主思考。潜移默化地培植博物馆文化,展览呈现后也让更多的公众在多样化体验中走进博物馆。

  ·项目评价

  镇江博物馆“研学+”模式结合镇江文物以及镇江历史文化遗迹,以博物馆研学课程为基石,以寻访为纽带,通过丰富的课程设计,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大众提供独特的博物馆研学课程,构造全新角度文旅大融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让青少年以多重角度对镇江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齐心协力共同为家乡建设而努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