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课|簪花,宋代男子的真香之路

2021年03月05日 14:35:1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玉兰、山茶、结香、紫叶李、早樱、油菜花等花儿赶趟盛开,游人们忙着赏花、拍照与分享,正是“南国正芳春,忙杀看花人”的时节。

  此刻倘若穿越到宋朝,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大街上“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游人如织,子弟多有簪花者”

  是的,你没听错,就像18、19世纪欧洲贵族男子流行穿粉色,中国宋代男子盛行簪花。

  当时风靡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上至宫廷玉殿,下至民间百巷,没有不簪花的。


纳入宫廷礼仪制度

  关于男子簪花的习俗,根据目前的史料来看,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兴起于唐朝,风靡于两宋。尤其从真宗开始,皇帝经常赐花给大臣,以示恩泽。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寇准当参知政事时,才三十出头,真宗特意赐给他一朵奇花,还说了一句,“寇准年少,正是戴花吃酒的年岁”。据《宋史·司马光传》记载,仁宗在闻喜宴上赐花给新科进士,当时二十岁的司马光因生性不喜华丽奢靡,起初拒绝簪戴,在同科进士的劝说下,才勉强簪上一朵。


影视剧《清平乐》剧照

  随着朝臣簪花的普及,后来干脆将其纳入宫廷礼仪,《宋史·志·舆服》中专门有关于“簪戴”的规定。

  什么场合须簪花?“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太上两宫上寿毕,及圣节、及锡宴、及赐新进士闻喜宴,并如之。”

  在祭祀、圣节(太上皇、太后、皇帝的诞辰)、御宴(皇帝赐给群臣或新科进士的宴席)等国家重大活动中,百官、侍从都要依礼制簪花。

  簪什么花?“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

  活动中所簪之花是用丝织品制成的象生花,根据用料不同,分为罗花(由红、黄、银红三色罗制成)、栾枝(由杂色罗制成)、绢花(由红、银红二色绢制成)三种,卿监以上簪罗枝与栾枝,将校以下簪罗枝与绢花。

  怎么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

  幞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头巾或帽子,在宋代主要有结式、软脚和方顶硬壳三种款式,花就簪在官员的幞头上。皇帝戴平天冠、通天冠等大礼服帽子时不簪花,换上幞头时有时也会簪戴。

       据南宋周密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太后寿宴上,度宗“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上易黄袍小帽儿,驾出再坐,亦簪数朵小罗帛花帽上”。

  一场重大活动,满朝文武,花枝招展,这是个什么情形呢?姜夔的诗《郊礼后景灵宫薛谢纪事》是这样描述的:“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


成为文人社交方式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簪花很快成为宋代文人社交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频繁出现在各种宴会、雅集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拒绝簪戴的司马光后来也开始簪花,多次在朋友家喝酒时,因为太过尽兴而醉倒,被人送回家之后,歪帽之侧还斜插着当季鲜花。


宋  佚名  《田畯醉归图》局部

  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韩琦任扬州太守时,官署后花园中一株芍药开花了,奇特的是此花一枝四岔,每岔都开了一朵,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故名“金缠腰“金带围”传说此花一开,城中就要出宰相,韩琦就邀请了当时同在扬州的王珪、王安石、陈升之饮酒赏花,在这个过程中,他将这朵花剪了下来,每人簪戴一朵,说来更奇,这四人后来都做了宰相,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四相簪花”。


金缠腰”或“金带围


明 仇英 《四相簪花》局部

  除了社交,对宋代文人来说,簪花也寄托着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意趣,并留下了多篇簪花词,比如,“插花走马醉千盅”,词人辛弃疾记忆里的那位簪花少年一路走来一路美好;“且插梅花醉洛阳”,在洛阳不簪牡丹簪梅花,人朱敦儒拒绝流于世俗“黄花白发相牵挽”,即便白发苍苍,簪上一朵黄花,人黄庭坚就觉得自己活力满满,仍是从前那个少年……


进入寻常百姓生活

  在权贵、文人的影响下,簪花之风在民间也全面盛行开来。据《洛阳牡丹记》记载:“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一到牡丹盛开的季节,洛阳城所有人,无论权贵还是平民,都簪着花据《鸡肋编》记载:“市中亦制僧帽,止一圈而无屋,欲簪花其上也”,市场上还有一款专门为僧人设计的帽子,只有一圈,没有帽顶,为的就是能将花簪在上面。


北宋  苏汉臣  《货郎图》局部


宋  佚名  《大傩图》局部

  《水浒传》中也描写了众多英雄好汉簪花的情景,如“鬓边插朵石榴花”的短命二郎阮小五、“鬓边爱插翠芙蓉”的刽子手杨雄、“鬓畔常簪四季花”的浪子燕青、“鬓边都插翠叶金花”的金枪将徐宁和小李广花荣等。

  民间还形成了寿庆簪花、嫁娶簪花、节日簪花之俗。其中过节时最为讲究,要簪四季之花“以应时序”,比如,五月五日,临安城内人皆戴茉莉,欢度端午节;九月九日,宋人都要簪菊,以求在重阳节这天驱邪健身、长命百岁。

  宋朝外患不断,但内乱不多,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宋人依心而动,活得诗意优雅,簪花体现了他们对花花世界的热爱与眷恋。元代之后,男子簪花之风逐渐式微,并最终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我苏特稿 文/高慧婧 

  参考资料:《宋史》、《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梦溪笔谈》、《洛阳牡丹记》、《鸡肋编》、《能改斋漫录》、《水浒传》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