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走“心”又走“新” 唱响党的"好声音"

2021年01月31日 17:49:05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党课是开展党员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江苏各地在“党课开讲啦”活动中,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载体,让党课“有情、有料、有味”,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 

  【形式有新意 打造新时代“示范课堂”】

  我们所说的常州三杰,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他们可以说是在那个年代偶像级的人物,天王巨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爱豆。”《恽代英:1920年代的顶流爱豆》、《青果趣闻老赵说》,这些有趣的节目都出自常州"红色青果电台"--一个由基层党组织打造的电台党课,用流行的语言和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述先烈故事和党的理论知识。

  青年党员汤博奇说:“可以很好地利用我的碎片时间,来学习党最新的理论知识,从而指导我的工作。”

  党课上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怎么讲。包括常州的“红色青果电台”在内,江苏各地把讲党课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不断提升党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淮安市盱眙县打造远教"筋斗云"平台,以云直播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推广种植技术等,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党课学习课堂。苏州昆山在开发了《顾炎武》、《峥嵘》等昆曲党课的同时,还与上海的安亭镇、白鹤镇三地联合,推出了“初心号”长三角党建教育城际巴士,串联起沿线15个党员学习教育点,让党课“跑起来”。

  苏州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集善社区党总支书记叶丹说:“三地还发布了党课共享清单,我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量身定制巴士的参访线路,这些都让党课学习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三地党员和党组织也能通过这样的机会加强沟通联系,互学先进经验。”

  【内容接地气 让新思想浸润百姓心田】

  不仅方法有新意,党课内容也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让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在盐城建湖,党员干部把农房改善现场作为开展党课的讲堂:农房改善有什么政策?每家补贴怎么算?党的政策和为民服务的情怀,就在与群众的一问一答中宣传开来。南京高淳区的党员干部在大米种植基地讲起了致富经;溧水区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在纳凉广场上,与党员群众畅谈“如何为实现小康努力奋进”……党课不再照本宣科,却在解决群众的关切“急需急盼”问题中,让新思想浸润百姓心田。

  淮安盱眙县穆店镇龙王山村党员姚广福说:“以前党课理论听得多,但现在能够看到听到更多咱们最基层一线的故事,听到身边人,看到身边事,感受更明白,学得也更深。”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上方村党总支副书记李逸飞说:“让我们的党课宣讲多了一份泥土味儿,也多了一份浓郁的人情味,老百姓听得舒心,我们讲得也开心。”

  主动讲党课、人人学党课、党课唤初心、党课促工作。截至目前,江苏省共开展党课教育31.2万多场,620万人次党员参与学习,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周杨杨 常州台、昆山台、南京台地、溧水台、盐城台、建湖台、盱眙台、昆山台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