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连云港白衣战士“麻防”31年荣获“马海德奖”

2021年01月31日 18:18: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国际麻风日”(World Leprosy Day),又称“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在“国际麻风日”到来之前,坚守麻风病防治一线31年的连云港灌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朱云霞,荣获2021年度“马海德奖”,成为全国本年度获此殊荣的10人之一,也是江苏省此次唯一获奖者。该奖由马海德基金会于1990年设立,每年颁发一次,为国内医学界最高荣誉之一,旨在纪念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博士,并以此表彰和奖励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和管理的优秀工作者。

  “刚开始,也曾有过顾虑”

  1990年朱云霞被分配到连云港市灌云县皮肤病防治所(简称皮防所)社防科工作,正式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成为所里最年轻也是唯一一名女医生。皮防所前身是麻疯病院,当时灌云的麻风病还没有实现基本消灭,每年仍会发现几例新病人。“刚开始,也曾有过顾虑。会不会被传染上?会不会被社会看不起?会不会找不到对象……”朱云霞回忆,“单位的一些老前辈告诉我,看到那么多渴望得到治疗的病人以及渴望寻求得到帮助的他们的亲属,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

  她消除了恐惧,不再犹豫,一干就是31年。

  朱云霞给没有经过治疗且有一定传染性的麻风病人上门发药、亲自督促指导,并亲眼看着病人将抗麻风药物服下才放下心来。对发生重症反应的病人,她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精心呵护照料直至病人转安为止。1995年,女患者李某某发病,确诊当日,她和陪同就诊的丈夫均不能接受是麻风病的事实,尤其是她担心被家庭和丈夫嫌弃,一度想轻生。朱云霞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向夫妻二人讲解只要配合医生管理,规范服药,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经细致解释后,患者打消了顾虑,表示配合治疗,期盼尽早能够治愈。

  “我不能放弃他们”

  朱云霞告诉记者,以前皮防所社防科的工作,除了诊治病人,还要随访病人和开展线索调查,要跑遍全县20多个乡镇和数百个村庄宣传预防麻风病知识。上世纪90年代,灌云乡镇基本上没通公交车,下乡工作,一靠腿走二靠自行车。大多数病人居住在偏远农村,比较分散,几十里的乡村骑车来回要几个小时,有时一天要跑上十几个村庄。曾是运动健将的她经常跟着老同事们天还没亮上路,半夜才回来,体累不说,还有病人的不理解,甚至被辱骂的委屈。由于害怕社会歧视,有些治愈患者十分惧怕医生上门随访,认为医生上门就是自己又出现了新状况,周边邻居又会有异样的眼光。

  “我不能放弃他们,这是我的使命所在。”朱云霞说。她还为麻风病人解决一个个实际困难。2016年春天,有位张姓麻风休养员,患有严重的足部溃疡,右足底部骨头已部分坏死,需截肢手术,他担心截肢后少了一条腿,生活更加不便。朱云霞和病人及家人沟通,说明不截肢的危害,并告诉他们,手术后国家可免费安装假肢,经过适当锻炼后,可以和常人一样走路,并专门为张某联系省专业定点医院的专家为他做了手术。2018年底,又通过联系省“春风行动”项目组,为张某免费安装了假肢。在她的努力下,灌云县红十字会还将畸残严重的麻风病人纳入了大病救助对象,民政等部门将46名贫困残疾者纳入农村低保,9名孤残者享受“五保户”待遇。 

  “要以马海德为榜样”

  2003年12月,灌云县组建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皮防所撤销,成为疾控中心的皮肤病防治门诊部,朱云霞被任命为门诊部副主任,负责全县麻风病防治工作。虽然机构调整了,但是,为麻风病人服务的工作没变。

  2010年,她开展了全县麻风线索调查。通过对全县累计登记487例麻风病人摸底,有治愈存活病人155名,分布在全县22个乡镇及农场、盐场,其中70例有II级畸残。在充分培训宣传基础上,线索检索覆盖全县101.22万人,全县共报告疑难皮肤病例95例、疑似麻风病12例,排除9例,确诊3例新发病人,其中2例为早期发现,治愈后没有发生畸残。通过该项工作,乡村医务人员对麻风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对疑似麻风病诊断和转诊能力明显提高。

  31年过去,朱云霞仍矢志不移坚守在“麻防”第一线。她说:“马海德在华55个春秋,改变了中国数百万麻风病人的命运。我要以马海德为榜样,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履行一个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来源: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仲启飞 通讯员/夏兴俭 编辑/赵恩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