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初 喜讯传来▼
经江苏省人社厅批准,常熟企业苏州腾晖光伏技术有限公司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和苏州晶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至此,常熟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各级分站64家,涉及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农业等行业,累计引进博士后90名。
这批塔尖人才是加速常熟产业创新的强引擎,他们共申请专利105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为常熟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苏州腾晖光伏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苏州晶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的核心,用12个部分展现“十四五”发展的重大任务,贯穿着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2个方面的重大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被放在了第一位。
2021年元旦刚过,常熟市政府就将开年第一个专题会议选定为创新工作例会,足见“创新”是新一年发展中政府高度关注的头等大事。此后的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创新”一词频现,达30次,显示出常熟市政府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坚定决心和空前力度。
市委副书记、市长焦亚飞充分肯定科技局与上级科技部门开展对接所取得的成绩,要求各地高度重视科技会商工作,增强会商工作主动性、和资源对接主动性,抓好会商事项落地。
焦亚飞:常熟肩负了为苏州乃至全省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探路子的光荣使命,有关部门、板块一定要强化责任担当,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路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关于《常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相关部门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规划目标要体现出攀高的信心、决心和勇气。要积极探索适合常熟的创新路径,结合实际打造常熟创新名片。尤其在创新资源集聚方面,既要加强外部创新资源的导入,比如与南京大学、中国声学学会等合作建设“苏州 中国声学创新谷”,实现借势借力发展;又要加快存量资源的优化更新,通过制度安排来激发存量创新资源的活力。
规划发布后,各部门、各板块要按照规划要求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压茬推进重点任务。创新例会将定期开展推进情况督导,切实将规划设定的“蓝图”变成创新创业的“美图”,努力构建产创融合的县域典范。
关于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
各板块要深刻认识到高企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竭尽全力做好申报企业的发动和助力工作。要久久为功不松劲,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更加注重要素配置。
科技部门要在调优、配强本市政策的同时,与部门、板块协同,集成人才、知识产权、税收优惠、财政资助等各种政策资源,为企业落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力争2021年高企培育再上新台阶。
关于全市知识产权工作
各级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能力水平。市监局要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做大做强,探索更大区域、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要加强与科技局的深度合作,以及相关板块和部门在政策和工作导向上的联动和互补,形成合力。同时,要创新机制、保持领先。要在稳住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第一方阵的基础上,紧紧结合“354”产业布局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
结束语
“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源泉动力,也是各地不容回避的时代大考!
2020年,常熟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2%、居苏州领先位次。“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启动建设。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同位素技术研究所顺利落户。常熟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5家、瞪羚企业27家、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2家。
一元复始,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常熟正聚力创新、整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