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决了江南运河南段水源问题?|运河百问80

2021年01月05日 11:08:3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悠悠运河,碧波依旧;千年文脉,延绵不休。为了让广大网友更好地了解运河历史、感知运河文化,我苏网、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官网推出《运河百问》专栏,邀请专家全面系统地介绍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和文化走出去等角度对运河沿线的文化符号进行细致梳理,用一个个有趣的知识点带领网友穿行大运河2500年的历史,步入一条精彩纷呈、摇曳多姿的线上运河文化长廊。

  第八十问 谁解决了江南运河南段水源问题?

  钱镠解决了江南运河南段的水源问题。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钱镠在位期间十分重视水利,以“保境安民”为国策,兴建海塘,扩建杭城,发展农桑,疏浚湖河,开拓海运,扩大贸易,对杭州及两浙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解决江南运河南段的水源问题,吴越王钱镠实施了浚西湖、引江潮、建双闸等工程。他认为太湖地区“衿带溪湖,接连江海,赋与甚广,田亩垦多,须资灌溉之功,用奏耕桑之业”。除在杭州治沟洫、筑海塘、浚治西湖外,天宝五年(915年),他还专设都水营田使,命于太湖旁募卒四部,创设撩浅军,并亲自指挥。撩浅军共有七八千人,主要任务就是治河筑堤。实行逐年开豁,即由专业队伍常年坚持进行浚治。宝正二年(927年)又浚柘湖、新泾塘由小官浦入海。又沿江而至常州江阴界,一河一浦皆有堰闸,并建立水网塘浦圩田的维修制度。“田各成圩,圩必有长,每年或二年,率筑圩之人修筑堤防,浚治港浦,故低地之堤常固,旱田之港常通也”[ 《大运河名人》59]。因此吴越时期水旱灾害少见,岁多丰稔。

  江南运河杭州段

  作者 姜师立:

  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期间,曾任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专职主任、牵头城市扬州市申遗办公室副主任,亲历了大运河申遗的过程。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专稿”,仅供运博会宣传使用,谢绝转载,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