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本来是照明用的。不过,如今的路灯还有了更多“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南京,全国首批智慧路灯机器人已经上岗啦,它不仅仅有各种强大的功能,还有聪明的“大脑”。
南京建邺区的喵喵街,有十七根神奇的灯杆,它可以知道你的一举一动,比如行人横穿马路,广播就会进行语音提醒,“行人请不要横穿马路,请不要走到机动车道。”
除了可以自动感知识别行人闯红灯,还可以捕捉到机动车违停、非机动车驶上机动车道等违规行为,及时喊话提醒。
据悉,这是全国首例完全由智慧杆支撑的5G应用场景,已落地交通事故告警、行人闯红灯预警、机动车道非法占用告警、非指定区域违停告警、行人横穿马路预警、电动车不戴头盔提示等城市综合治理场景。
智慧路灯机器人是南京市城管局路灯处暨江苏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开发运营有限公司研发建设的,全名叫“服务城市精细治理的哨卡式前端自治路灯机器人”。
今年8月作为南京首批四新场景之一发布,目前已完成主要应用场景道路的现场施工、设备安装、场景落地等任务。
江苏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开发运营有限公司研创中心主任黄李奔介绍,南京在国内率先启动了4.0版路灯机器人的探索及试点建设工作。
以杆侧的智慧盒为核心,分析多种感知的数据并指导动作,相当于为每根路灯装上了智慧的边缘小脑,实现能思考计算、能做出动作、能按条件触发、能多杆协同等功能,更好地服务5G部署、城市精细化治理、交通管理等。
“一期项目已投入运行,通过路灯的智慧化改造,加载5G基站、环保监测、人流统计、视频发布、空气降尘、井盖位移等多项功能,通过平台应用,落地了河道、井盖、垃圾桶等检测应用,越界、一键求助等便民服务。”黄李奔说。
但一期仅仅让路灯实现了数据采集,智能辅助人;二期升级了,目前在喵喵街及河西大街、江东南路的部分路口试点建设了17杆路灯机器人,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感知、判断后,灯杆发出各种警示,“每一根金属灯杆,就像一个智能辅警,还实现了多根灯杆的连续接力追踪,真正实现了‘智能(部分)替代了人’。” 黄李奔表示。
目前,青奥片区的1000根试点灯杆,已经完成全国首例由智慧杆支撑的5G应用场景。
(来源:《零距离》记者/李冰清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