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这3项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2020年11月21日 09:36:15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为进一步激励各地区各部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推动形成开拓创新、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此次通报表扬的典型经验做法共43项,其中江苏有3项,分别是江苏省大力推动公共资源领域“不见面”交易、江苏省常州市打造智慧“五云”就业服务新体系、江苏省苏州市开发“政策计算器”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江苏这三项典型经验做法有何先进性和具体成效?我苏网查阅梳理了相关资料。

  今年以来江苏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节约成本八亿余元

  近年来,江苏不仅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也以“不见面”为抓手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放管服”,先后实现“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开标不见面、结果快递送、过程全留痕”的改革成果。

  2018年底,江苏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系统,获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成果奖。2019年,江苏全面推广“不见面”开标。

  2019年6月,南通市推出全国首个掌上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掌易捷”,将“不见面”开标由电脑端扩展到移动端,投标人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就可“不见面”投标、开标。

  江苏不断深化的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改革,既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质量,也减少交易主体跑腿次数,降低交易成本,有效优化营商环境。据省政务办介绍,今年以来江苏完成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19013宗,减少投标人往返91.7万人次,节约投标人成本8.2亿元。(详细>>

  △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常州打造智慧“五云”就业服务新体系 加速助力稳就业

  就业是社会稳定之基,民生幸福之源。今年,常州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成功构建了针对性、实用性兼备的智慧“五云”就业服务新体系,加速助力稳就业,成为稳就业保民生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详细>> 

  所谓“五云”,其一是云降福利,用“真金白银”稳定企业职工队伍;其二是云端服务,打造“云就业”“云创业”两大平台,为劳动者、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经办服务;其三是云集资源,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智慧人力资源市场“云招聘”平台,面向所有单位和个人提供一体化、双实名、智能化的招聘求职服务;其四是云上学习,在全省率先推出覆盖技能培训全业务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云平台”,让劳动者足不出户即可学技成才;其五是云梯帮扶,“实时补助”保障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生活。

  利好政策一键“算”清!苏州给企业特供一个超能计算器

  利好政策频出是企业之福,但是,怎么把这些福利收进口袋、用上生产,却是一项技术活。信息滞后,环节繁琐,嫌麻烦或者压根不知道,“错过”利好政策的企业其实不在少数。为此,2020年7月29日,优化升级的苏州市企业服务总入口上线,全新推出“政策计算器”功能,让企业“一键直达”各项优惠政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政策计算器”将各类惠企政策与企业信息进行精准匹配,让企业不仅看得到政策,更能应享尽享、应报尽报。“只要把公司的名字输入系统,一点,企业能享受的所有政策,就会列出一个单子,政策申请、申领步骤全在里面,而暂时‘拿不到’的政策,卡在哪、怎么改,它都有提示指引。挺神的!”一位苏州企业管理者点赞道。(详细>>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闻联播 微讯江苏 看苏州 常州市人民政府网等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