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戴庄:赵亚夫的小康梦|秋到农家

2020年11月11日 16:09:3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茅山老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找亚夫;找亚夫,准能富。”说的就是全国“时代楷模”、镇江农科所原党委书记、所长赵亚夫。

  镇江句容市天王镇的戴庄村地处茅山革命老区,群山环绕。闭塞的环境,一度让这里成为苏南地区的穷村之一。20年前,怀着富民梦想的农业专家赵亚夫来到戴庄村,发现了这里良好的生态资源,开始推广有机农业。

  记者来到戴庄村,80岁高龄的赵老就兴冲冲地带大家去实验田看他的宝贝——“越光”再生有机稻。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戴庄村彻底告别了贫困,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青山脚下,是一片黄澄澄的稻田。

  赵亚夫:“山顶上是生态林,各种鸟啊、蛇啊、野猪啊都有,猴子也在里头。山坡上呢就是经济林,种果树种茶叶,果园里种草养鸡,山脚底下种水稻。党中央文件里讲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搞成了一个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

  和普通水稻相比,戴庄的“越光”稻非常特别,8月中旬收完第一茬,11月中旬又能收一茬,两茬产量加在一起,今年亩产能达到1000斤。这项技术是赵老近几年琢磨出来的,有机稻产量高了,价格竞争力就高,好吃又好卖,农民的效益更有保证了。

  赵亚夫:“当时省政府给苏南一个要求,都要同时进入小康,所以就压力很大,我们句容怎么办。我就说我去茅山老区找一个最穷的村,看看究竟这个小康怎么走。要把全村的农民都带起来,所以找了这个种水稻。技术比较简单,在这个技术上把它改成有机,效益就上来了。”

  以有机水稻种植为开端,戴庄人发展多种有机作物种植,村里一年四季五彩斑斓。推开村民彭玉洪的家,顾不上寒暄,彭玉洪就拉着赵老去果园了。

  彭玉洪说以前他在外地做木匠打零工,六七年前返乡创业,赵老主动上门手把手教技术给他吃了颗定心丸。“他主动上门来教我们桃枝修剪,我说我不搞,猕猴桃没搞过在我们这里长不起来,他耐心地劝我‘这个有前景’,这几年有点见效了。这猕猴桃卖得反正每年没剩果,不要下冷库不要想着卖不掉啊。以前做木匠做得好一年也就五万多块钱,现在么最起码翻个三四倍肯定有。”

  2003年戴庄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800元,到了2019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31000元。集体经济也从原来的欠账几十万元变成了2019年的420万元。同时,戴庄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好,生物多样性水平更高。根据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研究所调查,戴庄村夏季能找到10纲31目130种动物。

  但赵亚夫却说,事情还没有做完。“现在只是初步小康,还要更高水平小康,还要搞农业现代化,本来以为一件事情要不了这么多时间,结果到退休这个事情还没有做完。没做完,还想做下去。”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李翀、谢晶晶、高爽、苇泱)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