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霍尔果斯有个约会|苏医援疆笔记

2020年11月03日 17:41:5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一场疫情席卷全球,而我国的抗疫成果让世界惊叹,也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无比自豪。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一年就更加意义非凡。五月,我作为一名江苏援疆医生踏上了新疆这片热土,从想象、初识、熟悉到不舍,这一段心路历程足堪珍惜和倍感难忘。

01  想象

  新疆于我,既熟悉又陌生而神秘;熟悉,是因为我本就是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故乡的贺兰山和宁夏川一样体现了西北的特色和风貌,然我却从未去过新疆,它似乎就是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西北边陲,又是那“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的塞外风光。古时的西域,总是透着一种荒凉和冷冽,今时的新疆,总是电视里那些美丽的草原和秋日黄叶。思绪飞转,“新疆”这两个字早已被伟大的中国人民赋予了更加现实的含义,因为,它早已不是旧时的西域,它已然是一片崭新的疆域和丰富多彩的时代新城。

02  初识

  未见新疆时,它像极了披着神秘面纱的维吾尔族姑娘,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而揭去面纱时,又给了你更多的惊喜和震撼。

  初到新疆时,我们总是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地奔波,过眼的总还是高楼大厦和车轮下的高速公路,而真正的美景却总是要跋山涉水甚至于攀登高峰才能得见。

  初夏的霍尔果斯,气候温和适宜,间断的小雨使空气湿润而温柔,亚欧路中央的鲜花和两侧宽敞的马路让人十分舒适和惬意,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这样的画面不由得让人想起远在四千公里外的江南,塞外江南名不虚传。

03  熟悉

  走在友谊路上的步行街,随处可见挂着甘A、蒙A、京A甚至于苏A车牌的车辆和操着各地口音的行人,他们许多人都在这里生活或者工作了很多年,这是一座包容和开放的边境小城。在医院的工作中,经常遇到说着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的少数民族老人,上了年纪的老人许多是没有上过学的,不会说汉语,多亏了急诊科和导诊的护士给我们做翻译才得以正常地交流和沟通。

  休息日,我们援疆医疗队会经常下到村里或牧区去义诊,在村队和社区的社群服务站的墙面上,会看到村民们书写的一篇篇汉字,有一句标语让我印象深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共建民族团结新农村。”经过了解,基层工作者们会定期组织牧民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扶贫举措。许多乡村学校都盖起了崭新漂亮的校舍,解决了孩子们就近上学的问题,年青一代的牧民都可以用普通话和我们交流了,有时,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们都抢着做我和老人们的翻译,他们的普通话已经说的比我还标准了。

  在牧区,你会看到许多五颜六色的房顶,大多数人家都盖了新房,用上了节能环保的彩钢瓦屋顶,那些红色、蓝色、橙色的屋顶象征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霍尔果斯市区,我常常会有一种时空的错觉,当你走在宽敞整洁的条条大街上,当你无意间拐入一条不知名的小巷,突见那一幢幢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又让人恍如置身于我生活的美丽苏州,连那一幢幢大楼的名字都熟悉而倍感亲切,苏新中心、苏新公社、连云港大厦、苏港中学、红豆衬衫这些江苏援建的项目比比皆是。那几幢棱角分明、几何图形般、披着玻璃幕墙外衣的建筑极具贝氏(建筑大师贝聿铭)风格和江苏特色,通过项目援疆和智力援疆,已让江苏和新疆这两个大家庭走得更近。先进带后进,实现共同富裕不正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兄弟手足之情么!

  走出城市,才能看到真正的美景。那拉提草原的绿色,海洋般得一望无际,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安静的吃草,放牧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聊天,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赛里木湖的清澈湛蓝,纯净得透彻心底,令人沉醉;秋日的喀纳斯,树木金黄、殷红、墨绿色彩纷呈,不同的植物层次分明,各呈异彩,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细碎的光,似无数珍珠任意地洒落,这样的美景,真的是隐藏在世间的童话世界;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胡杨林更是神一般的传奇,干旱的沙漠里,苍挺粗壮的树干显得刚直不阿,给了人类极大的精神象征和心理暗示;据说,胡杨树有一种三千年情怀,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一棵胡杨树竟可以笑看人世三千年,人类竟显得如此的脆弱和渺小;它仿佛又提醒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生死与共,同呼吸、共命运,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学会与大自然里的万千生物和睦相处,破坏自然就是人类自残又自弃的愚蠢行为。天山上的终年积雪就在眼前,远眺那纯净洁白的皑皑山顶,总让人心旷神怡而心无杂念。“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样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高山、湖泊、草原、沙漠,新疆几乎囊括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景色,她的美震撼心灵也震惊了世界。不到新疆,怎知新疆之大;不到新疆,怎知中国之美;不到新疆,怎知民族团结已深入人心;不到新疆,怎知社会主义的优越和先进……。

04  不舍

  半年的时光很短暂,短暂到我来不及回忆便要离开。在这半年中,与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同事的相处中,会有许多的感动和感慨,领导的时时关心、同事的微笑相迎,年轻医生们的好学相问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医院里80后、90后甚至于00后的年轻人居多,他(她)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来自美丽的长江以南,有来自黄河两岸的中原大地,有来自西北各省的小伙和姑娘们,他(她)们怀揣着梦想远道而来。在这里,你可以说,这就是浓缩版的祖国大家庭。他们年轻、有活力,她们大方而专业,他们积极而上进,特别是在抗击疫情方面做的精准而到位;看到她们不厌其烦地反复演练,精心细致地做好防护,专业精准地做好消毒,耐心细致地做好宣教,处处展现了青春的活力和热情似火的工作激情。每当他们有病人会诊时,总会认真的提出问题,作为上级医师的我们,自然更愿意把自己所学传授给他们,通过小讲课等学术交流的方式把更多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年轻的一代。遇到临床手术操作等实践时,我也会把一些基本原则、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演示给他们。

  在门诊时,会经常遇到从山区或牧区来就诊的农牧民,他们甚至有些羞怯和不善言辞,那种忠厚和诚实,让我更加愿意给他们做更多的病情解释,尽可能多地交待治疗经过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更好地预防疾病。

  科技的进步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直观的改变和方便,有些独自下山来看病的年轻人都带着先进的智能手机,有时他们的普通话并不流利,手机里的翻译软件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正常的沟通。有时,他们还会视频连线家里的父母或者朋友,实现了我们三方远程探讨病情和治疗的愿望,陪诊的事情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上进行,省去了家属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日子,就如同捧在手里的水,你试图拼力将它攥在手心时,却不知它滑落得更快。转眼间,我即将离开这座美丽的边疆小城,顿生了许多不舍之情。也许,我还可以再多看一个被骨痛折磨的病患;也许,我还可以再多挽救一只受伤了的劳动者之手;也许,我还可以再带着这里的年轻医生多做一台手术,让他们更快地进步和成长。但我又坚信,年复一年来援疆的同行们一定也满腔热血,全身心地投入这些工作,也一定会把这里的医疗队伍培养起来,一定会让霍尔果斯的医疗事业更上一层楼;因为,他们都是各个专业的佼佼者,他们比我更加优秀。

  和霍尔果斯的这一场约会,匆匆而来,又要匆匆离去,在岁月的长河中,只留下了星星点点的足迹,但在我的心底,却少不了一丝抹不去的思念和牵挂。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又会再次踏足,或学习、或旅游,彼时的霍尔果斯必将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绽放夺目的光彩,也必将成为欧亚大陆桥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简介

  王汉荣,男,汉族,硕士研究生,苏州市工业园区星塘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为第十批苏州市援助新疆霍尔果斯市柔性人才、医疗专家。

  (供稿单位:江苏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前方指挥部、苏州援疆工作组 编辑/沐梓)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