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医生在圭亚那 “火”了!自制“神器”帮助华人除病痛!

2020年10月20日 07:09:47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万里之外的圭亚那,

  苏州医生“火”了!

  江苏省第十六期支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

  苏州医生张向鑫在缺乏石膏的情况下,

  自制“神器”——硬纸夹板,

  帮助遭遇车祸的圭亚那华人

  固定受伤部位,避免骨折。

  圭亚那,位于南美洲东北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缺医少药情况普遍。

  今年10月初,由苏州市组建的第16期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顺利抵达圭亚那首都乔治敦。

  尚未驻进圭亚那的首都乔治敦医院,苏州医生们就“火”了!在圭亚那的华人得知中国医生来了,纷纷电话询问何时开诊,还到驻地寻医问诊。

  10月12号中午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回荡在乔治敦East Srreet305号中国医疗队驻地,这是一个求救电话——今年45岁的华人郑碎发前一天被摩托车撞伤,眼睛和右上肢疼痛加剧,一夜未眠。

  医疗队队长乔治明立即安排骨科主任医师张向鑫、眼科副主任医师鲁曦婷到驻地门诊室,准备器械和药物。

  10分钟后,一辆面包车驶入驻地。郑碎发在侄子的搀扶下,走进诊室。只见患者左面部肿胀淤血,眼睛充满血丝,右手疼痛不能活动。

  郑碎发回忆说,一天前他上街买东西,被一辆摩托车撞倒,脑子“嗡嗡”作响,浑身疼痛。受伤后,家人带他去了当地私人医院就诊。由于语言沟通有障碍,对疼痛描述不清,当地医生没有给予进一步治疗,让他回家休养。

  根据描述,眼科医生鲁曦婷检查患者眼部,未发现明显球内损伤,主要是眼睑皮下瘀血和结膜下出血,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症治疗。骨科医生张向鑫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右腕部显著肿胀,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功能明显受限,考虑无移位的骨折可能,需要局部固定治疗。

  由于驻地没有相应的石膏或夹板,而患者急需解决疼痛,怎么办?

  张向鑫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将装药品的箱子拆解,用硬纸板自制夹板,帮助患者固定右腕部,并用纱布绷带将患者右上肢悬吊。

  “谢谢,太感谢了!中国医生是我们在圭亚那华人的‘定海神针’!苏州医生妙手回春,用了半小时我的手就没那么疼了!”疼痛明显缓解,郑碎发对祖国医疗队的热情接待和精湛医技表达感激之情。

  离开前,两位医生还为这位来自浙江的华人免费开了眼药水、止痛药。

  在圭亚那,有3000多名华人工作生活。由于中外风俗不同,加上语言交流不畅,华人在当地求医问诊并不容易。中国江苏省援圭医疗队不仅是圭亚那当地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天使”,更是圭亚那华人心中的“定海神针”。

  医疗队队长乔治明介绍,目前圭亚那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但16名队员严阵以待,积极面对医疗条件落后带来的挑战,和气候、饮食上的不适应。

  (苏州医生在圭亚那)

  “圭亚那靠近赤道,当地主要食物是牛肉、海鱼、海虾,蔬菜很少。热带雨林气候,潮湿多热,蚊虫也较多,”乔志明说,但16名苏州医生,会克服困难,把国内成熟且适宜在当地开展的技术留在圭亚那,为圭亚那当地百姓、海外华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看苏州  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