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吕村:着力打造“三基一站”,全力实现富民强村

2020年10月16日 20:19:48 | 来源:一起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位于茅山革命老区的大吕村,是由原来的大吕村,圩桥村和韦北村三个经济薄弱村合并,由于境内土地属于耕地保护区,不能建造厂房招商引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为了改善村里落后的经济状况,大吕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因地制宜,制定了以生态旅游观光果园基地、有机大米生产基地、苗木苗圃基地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这"三基一站"的脱贫方案,让当地农户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富民强村。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4.jpg

  眼前正在干活儿的村民叫韦春龙,原本,他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自从村里面成立了"生态旅游观光果园基地"后,他成了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收入也渐渐稳定下来。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1.jpg

  村民 韦春龙:开春的时候施有机肥,春天的时候给它们除草,平常跟大家采采果子,运输运输搞一搞。

  不仅是韦春龙,整个大吕村有七八十人都长期在生态旅游观光果园基地打工,解决了很多村民无固定工作,收入无保障的问题。除此之外,这片生态旅游观光果园基地流转了15个村民小组近2000亩土地,这一块每年能为村民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3.jpg

  村民 韦春龙:我们村大概有五六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大概有五六百户,全部都转给了果园,每家每户都增加了收入,平常我们也在这里打工,也增加了一部分收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生态旅游观光果园基地"之所以能实现年创收百万元,是因为基地采用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高新生物技术,通过土壤改良,叶面喷施等物理方法,使无机硒通过农作物变为有机硒,储存在农作物中,便于人体吸收。现在,基地已经种植了富硒蜜梨1000亩、富硒蜜桃100亩、富硒水稻500亩。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7.jpg

  除此之外,村里还建设了有机大米生产基地、苗木苗圃基地和渔光互补发电站。其中"渔光互补发电站",是通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所产生的电量可以为村里节省电费开支,多余电量还可以回馈到国家电网,村集体的创收让原先靠着一亩三分地望天收的村民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9.jpg

  村民 张国华:每个月有低保什么的,每个月低保拿多少钱,拿一千五百多。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就是我们村的光伏发电也给我们有一些的补贴。

  村民:分到多少钱啊?分到两千多块钱一年,感谢。

  丹阳延陵镇大吕村党总支书记 谭平华:通过"三基一站"这几个模式,一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二是增加了我们村集体的收入,我们在2018年年底,我们的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另外我们通过这个政策和帮扶,现在办理了八户五保户,低保也办了八户。还安排了残疾人就业五户,还有两户重残享受待遇。

  未来,大吕村还将依托延陵的九里季子景区、贺甲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打造打响"一村一品",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探索"品牌+渠道+电商"的销售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道路。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10.jpg

  丹阳延陵镇大吕村党总支书记 谭平华:我们吸引民间的企业家来我们村里投资,我们现在框架已经形成,我们应该会在三到五年之间,我们大吕村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12.jpg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