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的朱泽章医生,长相酷似知名演员胡歌。不过朱医生“帅”得可不一般:临床上,他在全国处在业界顶尖水准;科研上,他研发创新关键技术和治疗理论。今年,他入选国家人社部公布的2020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成为江苏省医疗系统唯一的当选者。
每天早上七点半,朱泽章都会准时出现在病房。“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手术前的工作资料都准备齐全,因为我们脊柱外科的话,和其他科室不一样,我们有大量的影像学资料。”
术前准备结束后,朱泽章会带领脊柱外科全科室进行查房,每天早晨至少要花二三十分钟时间,雷打不动。朱泽章认为,在大家充分讨论后,可以获得更好的更适合病人的手术方案。
对朱泽章而言,查房并非循规走过场,他会把时间都拿来跟患者充分沟通。“手术做完以后,病人是不是神经功能比较好,有没有出现下肢麻木无力,还有就是观察他的伤口,这样才能让每一个病人早些康复出院。”
与患者对话时幽默风趣的话语,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也让治疗更加顺利。科室收治的脊柱侧弯的孩子比较多,朱泽章认为,这需要医护们用自信和笑容,去感染孩子们。
语言,一直是朱泽章的第一张处方。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作为全国重点专科,聚集了全国各地而来的患者,不少都是疑难病患者,无论病情缓重,面对患者大小疑问,朱泽章都耐心解释。
他说:“我们是一定给病人做最好的方案选择,他也需要相信我们医患一起合作,把病给战胜。”
很多病人千里迢迢而来,为了帮患者尽量节省开支,朱泽章总会尽量加号,甚至免费帮来不及挂号的病人看病。因此,门诊大楼里,他常常是最后一个熄灯离开的医生。
“如果是外地过来的,我们都尽量给他看,我担心看不完,就讲先不要加号了,你在外面等我,等我把手头挂了号的先看完, 看完以后你等着我,我再给你慢慢看,时间还多的话,就免费给他看了算了。”
最多的时候,朱泽章一个下午看了一百一十多个病人,而一般情况下,只能看二三十个,“他能把他的健康托付给你,说明他对医生是多么信任,他这么信任我们,我们就不辜负他的信任。”
这位繁忙的临床“大咖”,也是科研“疯子”。为了让患者“少吃射线少挨刀”,他研发创新脊柱矫形的关键技术,改良骨科手术中的螺钉,首创发明出更灵活多用的双头钉,通过它,大大降低了术后风险和并发症。
“传统我们做脊柱侧弯矫形,每一节上面都打一个钉子,只能放一根棒连接,连接有时比较困难,还容易断,断掉肯定要重做,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我们就设计这种叫双头钉,同样一个骨头打一个钉子,通过双头连接以后,可以加一个棒,断的可能性会降低,万一有一根断了,我还有一根。”
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双头钉已经有三代了,之后还会有第四代第五代,等着继续改进。在双头钉的基础上,朱泽章继而改革脊柱侧弯矫正的治疗路径,创立序贯矫形理论,把复杂的畸形化整为零,改进手术方式,提升治疗效果。
朱泽章回头再看,发现现在的技术和十年前相比,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和改进,手术难度比原来提高了,术后并发症等风险比原来要低很多。
如今,朱泽章每年带领团队完成脊柱畸形矫形手术400多例,代表了我国脊柱矫形的顶尖水平。从医22年,他用精湛技艺让曲折生命重新舒展,成为脊柱侧弯患者的生命“雕塑师”。
“你获得了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其实我们有时候非常累, 但再累的手术做完,大脑是非常兴奋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朱泽章说,“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做任何一件事情我要把它做好,我要坚持下去。”
更好的时代值得更好的你,朱泽章对未来又有什么期许呢?↓↓↓
“我希望未来,侧弯的孩子不需要去做手术,不需要背后植入那么多的螺丝钉。希望通过一些早期的,比如说基因的干预,甚至一些药物的干预等,让孩子能够不发生侧弯,都能够挺直腰杆,去追求他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任何梦想。”
网友评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 肖帅 王昕
编辑 / 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