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稿|“国际神探”李昌钰:祝愿月圆、人圆、家圆、国圆、事事圆

2020年09月29日 11:17:05 | 来源:金陵之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前语】

  中国人的习俗里,中秋节代表着阖家团圆。文脉悠长、思接千古是中秋节无法磨灭的文化印记。

  在他的记忆里,中秋节是异国他乡商场外的红灯笼挂饰;

  在她的记忆里,中秋节是母亲亲手做的那块又圆又甜的月饼;

  在他的记忆里,中秋节是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填充着这一天里的百感交集……

  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中秋,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由江苏省侨联指导,金陵之声广播电台、我苏特稿、苏州新闻广播、南通新闻广播、扬州新闻广播联合出品“中秋‘家’年华 情浓月圆夜”,邀请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们共话中秋,世上最美的风景是团圆。

  “国际神探”李昌钰:祝愿月圆、人圆、家圆、国圆、事事圆

  又是一年月圆夜,又是一年团圆时。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在中秋节这一天里,抬头仰望那轮共同的明月。月辉如泻,盈盈圆满,她不分天涯海角,抚慰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田。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这对于身在美国的“国际神探”李昌钰也是一样。“中秋节也是团圆节,每逢佳节的时候,我们在海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亲人。”中华文化中,诸多节日、传说、仪典都寓意着对团圆的美好向往,而中秋圆月,更是将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记得小时候母亲讲月宫的故事,嫦娥、吴刚、桂花树、小白兔。现在我们知道月亮上没有月宫,也没有桂花树,更没有小白兔。但是现在月亮上有我们祖国的‘嫦娥’,日夜在那里探测月球,给人类对月球、对科学有更多的了解,对世界也做了更多的贡献。”

  李昌钰1938年出生于江苏如皋,9岁随母亲迁往台湾,青年时期赴美国求学,并在那里书写了“华裔神探”的传奇。但“江苏如皋”始终是他深入骨髓的印记,而你也总能在这位“当代福尔摩斯”的言谈中,感受到浓浓故乡情。李昌钰说他的母亲不仅将家乡说给他听,还身体力行地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谈起母亲,这位神探显示出了“铁汉柔情”的一面,“虽然我妈妈已经过世了,但是她老人家对我们的教诲,家庭和睦、孝敬老人、互相友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从1979年担任美国康州刑事鉴识科学化验室总管,到如今退休后四处讲课授业,李昌钰一直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作为追求。而就是这样一位喜欢改变的传奇人物,有一个习惯几十年无法改变:对家乡美食的热爱。“每次回江苏,我都要吃一下蟹黄包,其他任何菜都可以不要,一个包子足矣。”一个蟹黄包就能带来足够的满足,因为那是童年的美好记忆。

  又到了品尝蟹黄包的季节,而一场疫情,给今年的中秋节带来了很多变化。今年李昌钰没法回到家乡如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我们整个人类的生活。我知道国内,我们家乡如皋很早就把疫情控制住了,所以我也谢谢在家乡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的努力。疫情影响到我们到世界各地讲学,旅行开会的行程,我和我太太蒋霞萍没有办法回去跟大家团聚庆祝节日。在这里我们只好向家乡父老们,向你们问好。”

  今年中秋又逢国庆,李昌钰期盼着下一个中秋节,能够回国再聚,“我们共同祝愿月圆、人圆、家圆、国圆、事事圆,祝愿我们所有的亲友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明天,也希望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更希望下一个中秋节,我们能够回国跟大家一起庆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