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苏州留学生的选择

2020年09月24日 14:17:58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如果你准备留学,抢考位、找大学的体验,必定带着空前的紧张和焦虑;如果你已经是一名留学生,“天价”机票一定让你身心俱疲、不忍直视,一天一个价,几乎每小时都在涨。

  2020年,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留学生们看似平常的生活,也开始过得惊心动魄起来,不少人的经历甚至挤上了微博“超话”。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每一位留学生和计划留学的孩子“心里吃紧”,他们面临着一次事关人生的选择:后疫情时代,是留学,还是“留守”?

  (应采访对象要求,刘婷婷、陆紫怡均为化名)

  刘婷婷(美国留学生)

  “回国是最好的选择”

  “当时要下决心回国,挺不容易的。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这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面对记者,刘婷婷说。今年6月初,刘婷婷从美国回来一落地,就在青岛隔离了14天。3个月后,她开始准备相关材料,打算9月底去上海求职。

  刘婷婷毕业于苏州一家重点高中,当年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就读经济学专业。2019年顺利拿到学士学位后,她又前往另一所美国名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读研。她研究生阶段攻读金融,今年毕业。“去年底疫情还没暴发时,我一直在畅想毕业后的美国职场生活。当时计划去华尔街面试,想着去大型金融机构工作。”刘婷婷笑着说。

  然而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截至今年5月31日,美国累计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者达181万人,死亡人数将近11万。全美有20个州死于新冠感染的人数过千。6月初,刘婷婷回国。

  “当时感染和死亡数据每天都在急剧上升,相关曲线丝毫没有被压平的迹象。当然,现在也是。当地留学生圈子里也是人心惶惶。”刘婷婷觉得自己算幸运的了,因为毕竟快毕业了,而很多读大一、大二的学生完全不知所措。留下继续上网课,被感染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回国吧,一票难求,而且,回国后学业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啥时还能回来?不得而知。

  “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几乎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看新闻,然后不停地和留学生圈子里的老师、同学、朋友交流。”刘婷婷说,也是在当时的情境下,她对发展计划、职业理想有了新的思考,原来的一些想法也开始有了变化。

  当下的中美关系,牵动着每一个在美留学生的切身利益。与美国社会普遍抗拒戴口罩的混乱形成鲜明反差,中国坚持生命至上,以举国之力迅速控制住疫情,社会秩序同步恢复正常的事实,让刘婷婷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放弃在美国找工作的计划,尽快回国。

  刘婷婷告诉记者,在美国生活了5年,她慢慢认识到,中国的崛起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数字上,更体现在社会发展带给每一个人的获得感上。交通出行的便利感、社会文化的亲近感、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个人规划的可控感等等,中国都拥有外国不具备的优势。“现在不回来,还等什么呢?”

  陆紫怡(加拿大留学生)

  “毕业了肯定要‘回家’”

  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传媒专业的陆紫怡,近期一直待在苏州家里上网课。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位苏州小娘鱼无法回到加拿大的校园了。隔三差五地倒时差,甚至要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上网课,小陆坦言这种生活“不敢想象”。

  陆紫怡今年20岁,读大二,她高中的最后一年就到了加拿大。2年的留学时光,使得她比大一刚来学校的中国留学生适应力更强,也更有压力。“3月份加拿大疫情刚暴发的时候,学校就决定停止课堂上课,进行线上教学。当时我就开始抢机票,准备回家。”陆紫怡说。

  到今天,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陆紫怡一直在坚持上学校的5门网课:2门录播,3门直播。9月8日开学后,网课的作息改为一周上5天,每天1门,每门2小时。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则被分解到每周,以小考的方式进行。“我比较喜欢教授讲课。因为教授的课程都是录播的,可以随时暂停‘细品’。而辅导员的训练课等都是以直播为主,需要倒时差。”如今,已经完全适应网课节奏的陆紫怡告诉记者,上直播课还是项技术活,需要设置代理服务器之类,录播只要点击学校网站的相关链接就可以了。

  尽管课程从线下“转到”线上,但学费没有打折。以陆紫怡的传媒专业来说,每门课学费约5500美元,5门课折合成人民币约20万元。在加拿大期间如果算上生活费,一个学年的总开支为40万至50万元。如今在国内上网课,学业开支节省了有一半之多。

  针对部分我国学生赴境外国家和地区留学的计划被迫改变、延迟甚至取消的情况,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国内通过在线方式继续完成学业,同时明确,留学人员受疫情防控影响无法按时返校而选择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课程,以及因此导致的其境外停留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情况,不作为影响其学历学位认证结果的因素。

  社会的关注和纾困政策,让陆紫怡心里稍稍踏实了些,但面对“网课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她依然有压力。“毕业后我肯定回国发展,还是国内好。”结束采访时,小陆随口说的这句话,语气坚决。

  何立(培训机构负责人)

  “留学市场不容乐观”

  今年的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留学生活的节奏,如何帮助留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适应并调整”,也成为一些市场机构重点关注的项目。苏州优程教育便是其中一家。

  何立,苏州优程教育负责人。疫情暴发后,他就开始在平台筹划课程,主要针对上网课的留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社交提升。“我们的客户有20多位,都是原本计划出国读书的苏州本地留学生。以大一新生为主,他们读商科的比较多。学生的辅导费每月约5000元,4个月为一个辅导学期。”

  特殊时期的这项“特殊培训”,形式也很特别:教室设在苏州中心,留学生们在单人隔间里上网课,不受干扰。根据实际需要,培训机构还模拟课堂教学情景,组织开展小规模讨论,并举办各种社交活动,从而丰富网学元素,提高网课效率。

  “事实上,网上授课和课堂授课是有很大差别的,倒时差只是其中之一。没有进课堂,意味着班级里频繁的小组讨论和社交活动就不存在了。”何立认为,学术讨论和社交活动,与课业知识同等重要,否则,大学学习生活将留下遗憾,这会对学生未来走上社会的学习和交往能力产生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开设的国际班在内,苏州有100多个以出国为目标的班级。总计3000多名学生。记者了解到,这些学生基本都被外国大学录取,其中美国大学占60%左右。

  何立告诉记者,他在和学生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大部分人原本都有在国外就业的打算,但当前一些西方国家的疫情形势和严峻环境,让他们感觉希望很小。“在国内上网课再出国就业,这条路基本是走不通的。而且以目前的情况看,即使疫苗研制成功,美国等地的留学市场也不容乐观。”为此,何立的优程教育计划在留学生培训课里加入新的安排,通过一些专业辅导,帮助留学生们逐渐了解并接触国内的就业市场,即便他们中大部分人目前还是大一新生。

  【记者手记】

  应对有序方能顺势而变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8年,中国(大陆)出国留学人数达66.2万,同比增长8.8%。中国也一直是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2008年至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年复合增长率为13.9%。同样在2018年,中国留学归国人数也达到了51.9万,同比增长8%。2008年至2018年的10年,中国留学归国人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3%。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愿意也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留学,留学市场的持续“火热”,成为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的重要特征。

  然而,这股留学热,正面临严冬。

  美国一直是中国学生的留学首选目的国,从2018年开始,美国部分政客制造的地缘政治漩涡越来越猛,留学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业内人士判断,随着美国对中国防范心理日益加重,留美市场收缩不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正成为一个长期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有100多个以出国为目标的班级,超过3000名学生就读。由于他们所学课程始终以出国留学为基准,所以无法参加国内高考。一旦遇到出国受阻的状况,学生们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面对海外疫情蔓延和当地经济衰退带来的变数,包括苏州在内的中国留学生们所能做的第一步,就是“适应并自我调整”。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看得出,随着对留学环境、学业发展、就业形势审视的不断加深,留学生及留学机构的危机应对,也越来越理性和有序。

  这次疫情会不会促成涉外教育的一次洗牌,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缺乏形势研判,无法顺势而为、应时而变,退出则是必然。

  事实上,面对留学变数陡增的形势,要作出“预期调整”的不仅仅是各类留学培训和咨询机构。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对于国际学校适应形势、眼光逐步“向内”回调的实际需求,国家“政策层面”的研究能否跟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面向留学生“临时扩招”的应急之举,是否也可以加入“制度化应用”的考量,都是值得好好琢磨的。

  疫情之下怎么“留学”

  《新常态下的留学现状报告》显示,疫情与国际环境叠加的复杂环境中,31.2%的留学生表示不确定是否推迟留学计划,16.3%的留学生表示不确定是否继续留学。

  1、留在国内,上网课

  这是目前最常见、也是衔接“最顺畅”的留学方式。对比原来的课堂上课,网课的“学费”基本没有降低,留学生可以“省”下的只有生活费,而且,大部分网课还要“昼伏夜出”地进行。

  2、待在国外,坚守“留学”

  这一类求学,变动最小、成本也低,但风险大。既要做好个人防疫,还要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目前海外大学针对留学生的政策,线下恢复上课的学校相对少,且不确定性大。

  3、在国内高校“短期借读”

  根据教育部通知,允许高校通过与境外合作高校签订交换生协议等方式,接收留学生先行在国内借读。这类学习有“短期、暂时”的性质,而且需要中外高校签订“交换生”协议。

  4、“回流”,在国内完成“留学”

  留学“回流”,即在通过条件申请、资格审核和相应考核后,把学生录取到“外方”大学,但是在中国的校园里学习,最终授予国际合作办学的“外方”学位。

  目前,教育部已临时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适当增加招生名额,为留学生提供国内就学机会。在全国约90个学校(项目),留学生可用境外大学录取通知书作为敲门砖,申请完成留学学业。

  如何录取?

  作为“临时扩招院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就规定:无论是申请四年制本科大学一年级,还是硕士、博士,需要提交世界排名前100高校无条件正式录取通知书。西交利物浦大学则要求:申请人原录取大学的世界排名(QS排名)原则上不低于150位。

  怎么学习?

  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例,学生录取后,在美国肯恩大学注册学籍,同时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注册系统中注册,在温州肯恩大学接受教学。其间学校组织与美国肯恩大学的交换学习项目,学生申请成功后可自费赴美国肯恩大学交换学习。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