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秘百年前新文化运动萌芽之路 “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在宁启幕

2020年09月18日 12:12: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记者/夏雪 编辑/朱佳旻)9月17日-19日,“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南京站在江苏省美术馆启幕。

  本次特展五城巡回的第四站——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于推动现代中国进程起到巨大作用。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重访南京,回望百年前一个大时代意义非常。

  开幕当天举办“从《胡适留学日记》到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学术研讨会,名书画鉴赏家萧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南京大学教授沈卫威、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兼博物馆副馆长史梅、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石钟扬、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赵彦国等六位嘉宾参与讨论研讨嘉宾对于亚东图书馆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在关系,给予热烈的讨论。

  1913年,在陈独秀等人的号召下,安徽第一家新式书店——安徽科学图书社迁至上海,更名“亚东图书馆”,由此书写了中国近代出版史的辉煌篇章,其出版发行的《新青年》杂志掀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推动中国20世纪初新思潮的传播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奠定亚东图书馆“革命功勋场”的历史地位。

  本次展览展出亚东图书馆藏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包括目前最完整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跋<红楼梦>考证(一)(二)》以及胡适与友人往来信札等——被誉为“新文化运动文化遗产”。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赵彦国认为本次展览有三点重要意义:“第一是文献性第二是时代精神性,第三是展品的书写性,可以透过这批手稿来窥探胡适、陈独秀的书法之源。”

  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是《胡适留学日记》原稿,作为民国五大日记之一,它记录着胡适在留美期间的社会见闻、对时代的困惑与思考,是大时代背景下中国一代青年的内心独白与思想演变。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第十七册《北京杂记》(局部)

  展览现场展出皆为胡适亲笔手稿,共十八册,五十余万字,且在日记手稿中随文黏贴了四百五十多张珍贵照片及中英文剪报,首次集结展出胡适1917年归国后所写的《北京杂记》和《归娶记》,有效填补了现存日记中两年空白。

  这批有如奇迹般再现于世的手稿的现身,也让不少在北京、上海展览现场亲眼见到原稿的学者所惊叹,复旦大学出版学术总监陈麦青评价胡适的日记手稿为“现代文献的《石渠宝笈》。”

  展览的另一件重要展品是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原稿,为其送亚东出版社的手写终稿,自“亚东”出版之后百年间从未露面。这份原稿曾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旗帜鲜明地加入到“科玄论战”中,终结了一场百年前轰动20世纪文化思想界的“世纪大论战”。就此,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章清认为,这份文献之所以具有特别的价值,因为这场论战在中国现代学术成长史上具有象征意义。

陈独秀 科学与人生观序

  展览同时还展出胡适《跋<红楼梦>考证(一)(二)》手稿,这是胡适在20世纪红学论战中极为重要的史料,开启延续至今的百年新红学之路,展出的原稿不仅可以让观众从这些珍贵手迹中管窥具有时代性的思想轨迹,同时助力新旧红学的研究。

胡适《跋<红楼梦>考证(一)》手稿四纸

胡适《跋<红楼梦>考证(二)》外观

  特展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亮相之后,不仅得到诸多重要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也让公众得以了解这些被誉为“新文化运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华艺国际中国书画专家、此次巡回特展策划研究员宋李军说:“当接触并梳理这些珍贵的文献作品后,我们认为必须要做出一些事情,让无论专业学者还是广大爱好者,都能认识这些被誉为‘新文化运动遗产’的重要文献作品,知道它们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让当今学人们能更深地体会那个特殊时代多层文化融合递进的氛围,了解当时学者们学术争鸣的态度。”

  据悉,特展最后一站将于9月24-28日在安徽大学图书馆展出。

  南京站

  时间:9月17日-19日

  地址:江苏省美术馆(长江路333号)三楼7号展厅

  开闭馆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进馆方式:“江苏省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进馆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