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年,无锡终于干成了这件大事

2020年09月16日 20:21:4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五年零三个月,无锡终于完成了这件大事。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同意增设无锡航空口岸、江阴港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

  至此,无锡成为自2015年药品进口口岸申报政策施行以来,全国第一个获批空港、水港双口岸的城市,也是全国第25个拥有药品进口口岸的城市。

  持续攻坚,一任接着一任干

  “摘下这枚硕果,实属不易。”回顾申报历程,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许伟英感慨道。

  2015年6月,经江苏省政府同意,无锡市政府向国务院提交书面报告,申请设立药品进口口岸。同期申报的城市众多,多为副省级城市,竞争激烈。仅江苏省内,就有3个“对手”。

  开弓没有回头箭。随后,无锡市政府在人员编制、资金等方面持续投入,引进药品国际检验专业人才,完善药品检验机构内部功能和装备。

  按规定,药品进口口岸的药品检验所必须有承检进口药品的全项能力,就是要同时具备按中国药典、欧盟药典、美国药典要求的检测能力。这恰恰是无锡的一块短板。

  迎难而上。许伟英介绍,2015年至2018年,无锡先后投入6000万元,引进32名博士硕士,使药检所的软硬件实力提升到了国际水平,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的现场验收。

  口岸申报,一般都只申报一个通关口。无锡打破常规,空港水港同步申报,难度可想而知。无锡市场、商务、海关等部门通力配合,申报材料一改再改,同国家相关部委反复沟通,最终申报成功,形成空港、水港的双口岸格局。

  记者注意到,5年多时间里,无锡市政府主官多次调整,但历届市长对这项工作都高度重视,一以贯之。汪泉、黄钦前后两任市长都曾亲自带队“跑部委”沟通情况,足见无锡建设药品进口口岸的决心。

  降低成本,解决本地药企痛点

  无锡为何要费劲心思设立药品进口口岸?

  答案是,无锡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无锡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产值近千亿元,集聚了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等一批知名药企。无锡每年进口药品的批次、品种位居江苏省前列。

  过去,由于没有口岸,无锡进口药品要绕道上海才能入关,然后转运至无锡。数据显示,无锡的药品进口数量占上海药检所每年进口检验量的30%以上。  

  此次药品进口口岸成功获批,解决了无锡生物医药企业的难点痛点。今后,它们可以在家门口完成通关检验,不仅方便快捷,物流、资金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目前,无锡的药品企业中,有些需要通过空港进出口货物,也有些企业产品体积大,走水港更加实惠。江阴港口岸的设立,妥妥满足这类企业的需求。

  许伟英表示,往后,从欧洲进口的药品,也可以经中欧班列运抵重庆,再通过水陆到达江阴港通关,大大提升运载能力,降低物流成本。

  记者了解到,无锡将对本地的药品生产企业或者销售总部企业,提供口岸药检所免费委托检验业务。

  招商“王牌”,集聚更多高端要素

  设立药品进口口岸,也是无锡未来发展的需要。

  当前,无锡正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根据《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无锡生物医药企业要达到1500家,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药品进口口岸获批,为无锡对外开放构筑了一个更高水平的平台,为无锡优化营商环境创建了一个重要载体,为无锡招商引资祭出了一张“王牌”。

  在无锡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布局中,医药研发外包CRO企业、新药研发企业和仿制药研发企业是招引的重点方向。这类企业为经常为国外客户提供新药研发服务,需要小批量进口很多药物。

  无锡市商务局局长汪行认为,医药进口口岸的开通,可以极大地吸引和方便研发类药企,而且小批量进口不需要申报太多的材料和手续,有利于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和生物医药研发企业聚集。

  接下来,无锡将充分发挥该口岸立足无锡、辐射长三角、影响全国的作用,提升无锡在生物医药流通、服务环节的集聚度,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端要素和项目落户无锡,推动无锡成为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产业特色鲜明、研发创新活跃、制造实力雄厚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 记者/刘康亮 徐恺言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