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墟“广场夜谈”、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5+X”志愿服务体系、宿豫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在9月15日上午举行的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在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主题讲授专题党课时,不时点赞宿迁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涌现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这些做法到底好在哪、有何成效?一起看看张爱军书记怎么说——
“党员楼栋长”制度
宿城区幸福街道上城社区的党员楼栋长走访社区内的困难家庭
社会治理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在基层,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越有力、越有效,整个社会治理的基础就越牢固、越坚实。
张爱军说,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离不开基层特别是村和社区的作用发挥。
疫情期间,宿迁市1.2万名村(社区)干部、6746名专兼职网格员、1.3万多名“党员楼栋长”全天候值守在村间路头、社区门口,累计排查各类人员信息1000余万条,构筑起了严密防线。
沭阳县桑墟镇“广场夜谈”
桑墟镇“广场夜谈”
在谈到如何提升群众自治水平,让村民想治理、愿治理、能治理,真正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治理”时,张爱军列举说:“比如,沭阳县桑墟镇创新开展“广场夜谈”,利用晚上农闲时间,把村民集中到村部广场,由驻村干部主持,村(居)三大员口头述职,群众现场提问评议,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现场点评。自2018年初实施广场夜谈以来,桑墟镇13个村居已开展广场夜谈24场次,吸引群众2万余人次参与,共收集涉及道路建设、村级财务、邻里纠纷等实质性问题468件,解决落实452件,满意率96.6%。”
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5+X”志愿服务体系
河滨街道老兵志愿服务队
对于如何大力倡导文明新风,鼓励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张爱军以宿城区致力搭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5+X”志愿服务体系为例:宿城区创新开展“讲、评、助、乐、庆、创”六字工作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现有乡土志愿服务项目10余个,志愿者人数达10万多人,线上线下参与活动群众超过50万人次。
宿豫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奋战在“疫”线的网格员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就突出抓好网格员队伍建设,张爱军点赞宿豫区创新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即坚持党建引领“一个核心”,抓好专职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两支队伍,制定“网格化+”三大工作机制,推进区级、乡级、村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网格化信息平台等四级平台建设并打通数据通道,开展便民服务、治安巡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走访重点人员、落实疫情管控五项重点工作,探索形成了全面覆盖、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密防控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社会治理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在基层
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也在基层
要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
社会治理格局
唯有主动担当作为,深化改革创新
让我们弘扬“三真”作风
从这些先进典型中汲取奋发有为的力量
开拓创新,踏实苦干
全力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为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双胜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