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特稿
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远万里,从黄海之滨来到伊犁河畔。因为他们的到来,让伊犁的孩子享受到了“苏式教育”,因为他们的到来让伊犁的教育从“高峰”迈向了“高原”,因为他们的到来让教育援疆由盆景形成了风景。他们就是江苏援疆教师。
据统计,第十批江苏援疆教师和支教教师共454名。他们中有带“夫”支教的戴秀琴老师;有“母女情深”的范桂湘和惠静老师;有与当地老师深度融合的杭庆祥老师……
9月10日,这个专属于老师的日子,对于这454名第十批江苏援疆教师来说,同样的节日,不同的情怀。
带着“丈夫”来援疆
去年五月份,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师戴秀琴的丈夫突发脑梗,经过抢救虽然挽回了生命,但是语言、身体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作为援疆教师,为了不辜负新疆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去年秋学期,戴秀琴就冒着风险带着丈夫万里支教,一路上颠簸劳顿,丈夫身体不适,她心疼不已。
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现在逐步恢复,陆先生需要每天有人关心生活起居,由于双方家庭原因,没有长辈能为他们分忧。今年春学期,受疫情影响,戴秀琴独自一人前往新源支教,正在读大学的女儿陆葭因为暂时不能返校复学,就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陆葭也因此每天变得异常忙碌,除了要上本专业网课、写作业,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学科,还要照顾父亲。陆葭说,自己已经成年,理应承担起这份家庭责任,她理解也支持母亲的选择。
今年秋学期即将开学,女儿返校后,谁来照顾丈夫成了一道难题。让戴秀琴感动的是,考虑到她家里的特殊情况,经扬州援疆指挥组领导多方协调,她可以再次带丈夫前往新源。
其实,戴秀琴不是非去不可,可以提出要求不再继续第二轮援疆,可是她却坚持要去,因为她欠新源二中一份情。“我先生生病,我真的觉得亏欠了学校很多。去年春学期我请了一个多月的假照顾他,秋学期带着他来新源,学校非常照顾我,只让我带一个班的语文课,学校老师这么缺,有老师带三个班,给我安排一个班,这是怎样的情分……而且,我的课都安排在第一节,让我上完早读和第一节之后就可以直接带他去医院……”在丈夫去年刚患病期间,学校、家长给予的特殊照顾,戴秀琴都铭记在心。
新闻链接:
“伊”路相伴“母女”情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师队伍中,有这么两位教师,她们俩是这个团队中年龄跨度最大的两位教师,一位是年龄最大的范桂湘;一位是最小的老师惠静。范桂湘已届退休年龄,为了援疆她申请了延退。惠静已是两个女儿的妈妈,今年由于疫情,惠静丈夫也出差在外不在张家港市,半年里只能靠老人在家照顾孩子。
今年4月底,在援疆出发前夜,惠静就和两女儿约定:你们可以每天在小黑板上记录“今天是妈妈援疆第几天”,当写到第150天时妈妈就会回来。可是到新疆还不到十天,大女儿就打电话说,妹妹都画了五十多条线了,每天都想好多次……孩子的这种真情流露经常让惠静眼圈红红的。大家知道后,纷纷劝慰她,特别是年龄可以当惠静“妈妈”的范桂湘老师,更是每天晚上陪她聊到很晚,帮她开解心中的担忧与不舍。在校园的亭子里,总能看到两人相依的身影,于是大家笑称:“你们真像一对母女!”
今年暑假趁回家“省亲”的机会,惠静本想在家多待一段时间好好陪伴孩子,但是为了巩留县高级中学的孩子们,2020年8月18日凌晨5点,她毅然决然地再次告别家人,跟张家港的8名援疆教师一起,从家乡启程。
这次回家,惠静的小女儿又对着小黑板跟妈妈央求说:“妈妈,可是我只会写到100,我还不会写150呀。” 女儿的一番话,让惠静再次红了眼。但此时的惠静老师心中已经又有了远在伊犁那一群群可爱孩子的惦念,所以虽然有种种困难与不舍,惠静却不再有犹豫和退缩,而范桂湘“妈妈”也及时给她送来了安慰与鼓励,让她的再次返疆之路步子踩得更加坚实 。
新闻链接:
深度融合“传帮带”
今年,南京市江宁区共有11名援疆教师来到新疆特克斯县参与支教工作,杭庆祥便是其中一位。杭庆祥是南京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江宁区高中物理杭庆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来到特克斯县高中后,他率先开设示范课,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和当地老师深度融合,制定教法,在一点一滴中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物理教师美丽·卡了木汗是杭庆祥的徒弟之一,只有两年教龄的她在备课、上课等环节虚心向师傅学习,共享备课资料,在新课导入、问题生成和小结拓展等方面,他们细心琢磨,反复推敲,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美丽·卡了木汗觉得,杭庆祥的问题教学法,非常值得学习,能够以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丽说:“有比较才知不足,知不足才能有进步。援疆教师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突破。”
干货满满结硕果
今年四月中旬,常州市第二批援疆支教团五位援疆教师抵达尼勒克,开展支教工作。受疫情影响,援疆教师正式入校开展教学已是五月中旬,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常州“支教团”与尼勒克县武进实验学校九年级的全体教师一起用心、用情,高效的教学“干货”不仅让尼勒克县武进实验学校的孩子们掌握了一些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还尽可能地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留在当地。
援疆教师孙春霞到校后,恰逢年级组里一位语文老师休产假,孙春霞毅然扛起了整个九年级三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周二十一节课,外加教科室的行政工作,孙春霞没有丝毫怨言。
课务繁重,时间有限,学情不容乐观,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孙春霞没有沿用自己多年来熟悉的复习模式,而是为学生“私人定制”了一套复习计划:自编讲义、精选练习、调整难度、精准指导,以最适合学生的复习内容,坚持“日清”,累积进步,取得了最实在的复习效果。
在潘红娟的班里,很多孩子英语基础薄弱,面对中考,信心不足。来自金坛区茅麓中学的潘红娟知道,建立信心是当务之急,而让课堂“干货满满”是建立信心的关键。为此,她精心设计了一套易于掌握的英语写作方法,从如何建立结构,到怎样抓关键词,再到使用常用句式,由浅入深,强化训练,很多孩子很快掌握了英语写作的窍门,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浓、信心更足了。
在孩子们眼中,来自常州二十四中天宁分校的刘建龙老师风趣幽默,和蔼可亲。孩子们都乐意喊他一声“龙伯”。一堂示范课上,刘老师用一曲化学版《青花瓷》,深深吸引了听课的师生。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观摩的教师听得兴味盎然。平时的课上,刘老师也总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巧妙结合,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短短一个多月,本届九年级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中录取率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得到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
有志而来有为归
第十批援疆教师也是一个最美逆行者团队!突如其来的疫情没能阻挡他们赤诚的援疆之心,每个援疆教师的背后也都有一个默默牺牲和奉献的家庭。可是大家一致认为:祖国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里去!他们不忘初心,克服一切困难,都毅然踏上了援疆之路。
初心如兰支教边疆,最是“微处”见担当!道路有多长,眼光就有多远!目前,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教育,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领衔,江苏省“组团式”教育援疆为伊犁构建了完备的一站式教育体系。第十批江苏援疆干部有志而来,更会有为而归!
(来源: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前方指挥部,文/顾敏霞、李涛、秦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