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在苏州高新区举行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工程启动仪式现场,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与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共同签署“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以下简称:苏州·中国声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苏州·中国声谷”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为进一步推进常熟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常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常熟携手南京大学,联合中国声学学会、常熟理工学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南非飞力通控股、长城国瑞投资等多元主体,共同打造“苏州·中国声谷”。项目将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声学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研优势,以苏州校区“国际声学工程创新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瞄准前沿领域的创新资源,在常熟建设引领未来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塑造具有创新内核的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展为一体的“苏州·中国声谷”。
“苏州·中国声谷”项目以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建设国际声学产业研究院,以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人才、产业政策,集聚创新资源,攻克转化一批声学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培育创新生态和打造声学领域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争创声学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声学产业发展的“引擎”,全球领先的声学科技创新“尖点”和人才“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现代化产业示范区。
据介绍,“苏州·中国声谷”将在常熟打造一条总占地1000余亩、涵盖“生态带、浒浦湾、科创园、滨江城、声学谷”等功能区的常浒河国际创新生态走廊。
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表示,选择发展声学产业,旨在通过培植创造能力、集聚创新资源,逐步形成一个覆盖产业、城市、生活的创新生态圈、示范区、孵化地,以创新驱动制造,以制造实践创新,为常熟持久发展、引领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赋能,为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维护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