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煎饼,在张家港“摊”出一个家

2020年08月24日 09:25:45 | 来源:张家港城事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是李国营和妻子张世兰在张家港打拼的第五年。

  这五年,他们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岁月”——依靠煎饼生意,在张家港买了房,买了车。

  炉子上的煎饼滋滋作响,正是他们奔向小康路上的幸福声音。

  “甜”日子都是苦出来的

  2016年3月,

  李国营夫妇带着儿子

  从徐州老家来到张家港打拼,

  他们租了间房,从进门到床不过三步远。

  这是夫妻俩在张家港的第一个避风港,

  承载着他们对未来所有的期望。

  初到港城,不知做何行当,

  夫妻俩就煞有介事地跑去“调研市场”。

  李国营在街上的小摊子买了5块钱一个的煎饼,

  “就想尝尝这里的煎饼啥味”。

  进嘴没嚼几下,他就皱了眉,

  “我做的可要好吃多了!”李国营说,

  “不如就卖煎饼吧,

  祖祖辈辈填肚子的东西,我们拿手!”

  ▲从老家开来的车

  想要生意好,就得技术精。

  白天,张世兰在宾馆做兼职,

  下班后就赶着回家练习烙面饼、调酱料,

  “你要是做的不好吃,

  人家凭什么买你的?”张世兰说。

  2016年5月,夫妻俩买了辆电瓶三轮车,

  他们的创业梦开始在张家港的老巷子里

  生根发芽。

  第一次出摊,夫妻俩挣了180块钱。

  他们攥着钞票的手都不自觉地抖,

  “有希望了!张家港这个城市,

  绝不会亏待我们!”

  入了煎饼这行,

  夫妻俩的生活更苦了一些,

  早上5点就要起床备菜,

  夜里11点才能收拾完。

  “日子嘛,都是苦出来的,

  踏踏实实干就行了。”李国营说。

  奋斗的路上也有温暖

  2017年,夫妻俩推着三轮车来到了海关路。

  他们俩的煎饼很快在附近出了名,

  有顾客只咬了一口便脱口而出,

  “吃了那么多煎饼,

  头一次吃到粗粮的香味。”

  买煎饼的人越来越多,路口排起了长队。

  旁边修电动车的大哥主动给夫妻俩腾了块地:

  “来,你们上这卖,这里宽敞!”

  他乡承恩情,夫妻俩不知如何报答,

  只说:“大哥,以后你的煎饼,我们包了!”

  但后来,他买煎饼时依然会悄悄把钱付了:

  “都是做生意的,我知道他们不容易。”

  后来,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张家港市食安办,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无证餐饮单位

  专项整治工作。

  在组织开展无证餐饮单位调查摸底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发现“夫妻煎饼”

  存在无证无照违法经营现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

  多次上门与李国营夫妻俩一起沟通交流,

  帮他们出谋划策,

  希望将“夫妻煎饼”规范化经营,

  搬到一个符合经营条件的地方。

  有位街坊也找到李国营:

  “我那倒是有个门面,但是地方小,

  要是你们不嫌弃,就拿去用吧。”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

  “夫妻煎饼”顺利拿到了特批的

  便民小微餐饮证书,

  在海关路寻找到了新店面重新开张,

  “夫妻煎饼”四个字正式挂上了门面。

  这十几平米的小房间,

  是夫妻俩在这座城市的自留地,

  关于生活的畅想,全在这里耕耘。

  找到归属感

  2019年,李国营夫妻俩在张家港买房了,

  虽然房子不大,但都是俩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拿到房子钥匙那天,

  夫妻俩买了一桌子的菜,

  两口子拿起筷子没吃几口,

  眼里泛起了幸福的泪花。

  而他们的大儿子在新市路开起了分店,

  小儿子也从老家接来张家港上学。

  5年一晃而过,

  张家港的发展“一天一个样”,

  李国营夫妻俩的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而这一路走来的辛苦,

  只有夫妻俩自己知道。

  “夫妻二字,是扶持,也是鼓励”,

  张世兰说,

  “对于我来说,择一座城,

  爱一个人,就够了。”

  张家港这座城很小,

  一家小店都能家喻户晓,

  张家港这座足够“大”,

  容得下李国营们的努力。

  在这里,那些平凡的奋斗者

  总有机会去改变命运,

  去触摸梦想。

  (来源:张家港城事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