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车内中暑身亡,别让孩子为你的疏忽买单 |数读我苏

2020年08月20日 21:53: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专稿  文/刘若雨(实习生 ) 编辑/陈茜

  8月13日,南京室外最高气温达35℃,交警巡逻时发现一辆密闭车内关着三名儿童,而孩子母亲却不以为意,称开着空调就没事;8月17日,浙江一16个月大的幼儿不慎自锁车内,所幸被消防员及时救出。但幸运并不总是降临在这些被锁在车内的孩子身上。7月17日,安徽蚌埠两名小女孩被困自家车内,被家人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

  正值暑期,像安徽蚌埠这样儿童被困车内并造成死亡的悲剧不是孤例。近年来,类似的新闻令人痛心无比。

  炎炎夏日,孩童被锁车内发生悲剧的原因往往在于热射病,即重症中暑。儿童因自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散热功能较弱等原因,比成人面临的高温风险也更大。美国儿科学会(APP)研究发现,在同等环境下,儿童的体温升高速度是成人的3-5倍,当体温达40℃时,其主要器官开始衰竭;达41.7℃的体温则可致死。

  无数悲剧令人唏嘘,引起的重视和警惕却远远不够。

  美国一关注儿童车内安全的机构NOHEATSTROKE.org(NHS)统计数据显示,1998-2019年间,美国每年平均约有39名儿童因滞留车内高温致死,截至2020年8月18日,共计已有868名儿童遭遇不幸。

  在美国,过去22年间,儿童被锁车内的起因主要有三种,被看护人遗忘而滞留车内的案例占比过半,因孩子自行进入和看护人因安全意识缺乏而将其留在车内的情况占比相近。

  孩子年龄越小,被锁车内后面临的风险也越大。这868名死于车辆中暑的儿童,年龄从5天到14岁不等。半数以上的死亡(约55%)为不足2岁的儿童,高达97%的死亡案例为5岁及以下的儿童。

  有意将孩子锁在车内的家长往往怀有侥幸心理,殊不知已踏入误区,可能为孩子招致生命危险。

  误区1:环境气温不高或滞留时间不长就没事

  高温天气很危险,但温度不高的天气也不容小觑。权威杂志《儿科学(Pediatrics)》曾发表过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不同外部环境温度下,车内升温的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每5分钟可升温3.2°F,80%的升温集中于前半小时。车内最终温度取决于初始环境温度,但即便环境温度是最凉爽的22℃,1小时后车内温度也可以达到47.2℃。

来源:Heat Stress From Enclosed Vehicles: Moderate Ambient Temperatures Cause Significant Temperature Rise in Enclosed Vehicles

  误区2:车内开着空调就没事

  密闭车厢内开着空调易产生和聚集一氧化碳,使孩子面临中毒危险。而处于启动状态的车辆在无家长看管的情况下,也存在儿童误触或不法分子对孩子实施伤害的可能。

  误区3:车窗开条缝透气就没事

  《儿科学》的研究报告同样揭示出车窗是否开条缝对车内升温速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车内的最终温度相差无几。另外,开窗留缝会增加车外不法分子向内盗抢和拐卖的风险,车内孩子却无法爬窗逃生。

来源:Heat Stress From Enclosed Vehicles: Moderate Ambient Temperatures Cause Significant Temperature Rise in Enclosed Vehicles

  据国外一关注儿童安全的组织Kids and Cars统计,2014-2018年间,高温中暑已成为美国儿童非交通事故车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比高达63%。而这些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 Kids)为防止因遗忘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孩子被困车内致死事件的发生,订立了ACT原则。

  而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此类悲剧的发生。

  1.始终锁好车门和后备厢,并将钥匙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2.每次停车后都打开后门查看是否将孩子遗忘在车内,或者在前排贴张纸条提醒自己。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及校车司机需养成下车前检查车内有无儿童的习惯。

  3.贴汽车膜时,尽量不要贴全镜面反光膜或颜色太深的膜,以防孩子被困车内求救时难以被路过的行人及时发现。

  4.根据车辆功能和装置特点,提前教会孩子敲打车窗、按喇叭、按双闪灯、使用安全锤等方式求救或自救。如果孩子年龄太小,没有逃生能力,则可车内准备儿童哨子、小喇叭等发声玩具,让孩子在紧急时吹响求救。

  因疏忽大意或侥幸心理造成的儿童车内中暑身亡,对每个家庭来说都不啻为一场巨大的打击。提高重视程度,切记永远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才是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的最好方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