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江苏医师迎来自己的节日 看看他们的责任担当

2020年08月19日 20:59:2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当新冠肺炎袭来时,厚重的防护服下,白衣战士坚定逆行,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决心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同样,在忙碌了200多天的隔离病房里,在3000多米海拔的高原上,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25万江苏医师们也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南京小汤山”,这里的隔离病房从今年1月19号启动以来已经运转了整整7个月,214天。疫情防控常态化,但是这里所有的医护依然每月一轮换,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份坚守,不同的是患者从本土病例变成了输入病例。

  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孙思庆就是其中的一位,穿着厚重的隔离服跟病毒短兵相接,对于他而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做了医师27年,我们医护人员始终持甲抗疫,前赴后继,将初心和使命化作实际行动,坚守岗位。这种天气里,我们在防护口罩和隔离衣下的努力,就是为了摘掉口罩后中国大地上每个人的幸福呼吸。”

  在距离中国1万公里外的桑给巴尔奔巴岛,袁同洲和队员们已经驻守了400多天,当地受援医院的大部分医疗工作依赖于中国医疗队。身为中国(江苏)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一员,袁同洲说起大家在异国他乡的抗疫情况: “我们全程指导参与受援医院的新冠患者临床处理,除了要防控疟疾、登革热、埃博拉等疾病的风险,我们所有江苏医师奋战在新冠救治一线,哪怕是缺乏防控物资,我们队员都没有退缩,我为成为这样一支医疗队队长,代表国家来到非洲履行援外任务而感到骄傲,我们更希望做好传帮带,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和袁同洲不同的是,泰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胡剑峰承担的是援藏的任务,他的坐标是拉萨曲水,平均海拔3600米,氧气含量仅是内地的三分之二。胡剑峰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江苏专家团队近半年的努力,曲水县人民医院已经可以开展CT检查了,县里的老百姓遇到疑难杂症不出县就能得到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 “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藏族同胞们的热情和淳朴,患者转危为安后家属所献的一条哈达,藏族同事们开心的一曲藏歌,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藏汉一家亲,苏拉一家情!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我们会克服高原的一切艰难,为这方热土保驾护航!”胡剑峰说。

  从武汉到东北,从东北到新疆,有人用“抗疫万里行”来形容他过去七个月里的三度出征,他是国家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邱海波将在自己的家乡迎来医师节。他告诉记者: “回家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心里特别踏实。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能够在病人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能够出一份力,这是一个医生应该去做的事情。”

  邱海波教授表示,出一份力,做一个医生该做的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就是因为在明知有危险的时候依然选择了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白衣战士们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闪亮的名字,在属于他们的节日里,跟他们说一声:医师节日快乐,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谢谢你的全力以赴,给我们希望;谢谢你的无微不至,给我们温暖;谢谢你的坚持,让我们心安!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