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巡江 他从渔民变为护渔员|高温下的劳动者

2020年08月15日 18:16: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滚滚长江之上,暑气蒸腾,没有一丝遮阴的地方。在这样骄阳似火、烈日熔金的天气下,有这么一群护渔员,身着救身衣,清渔网、收地笼,只为保护长江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

  近日,记者来到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沿江村新坝渔港码头。当地护渔员杨怀忠正在驾驶船只,驶向长江,执行巡江任务。站在船上,记者的手臂已经晒得通红发烫。远处的江面,在高温下看起来模糊扭曲。

  正在凭栏远眺、寻找“目标”的杨怀忠,穿着T恤、防晒服和救生衣,满头汗水滴在湿透的衣服上。杨怀忠的“目标”,就是在江边垂钓的人,以及江面上的网具,或者是有人偷偷安装的捕鱼地笼。定定地站了半小时,杨怀忠发现了一位在树荫下钓鱼的村民。

  “这里是长江广陵段,禁止垂钓,禁止捕捞,请垂钓的朋友赶快离开,注意安全。” 在鸣笛警示下,钓鱼的村民回家。

  今年52岁的杨怀忠,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捕了半辈子的鱼,皮肤也晒成了红褐色。行进至三江营四大家鱼保护区时,杨怀忠发现了数条地笼的浮标。穿着密封厚重的橡胶长裤,顶着太阳下水,杨怀忠一格一格拔出淤泥里的笼网。四个小时上船后,裤子里的汗水流淌一地。杨怀忠说:“穿的长袖衫和下水裤,下水裤全是橡胶做的,非常闷。天气太热了,里面都是汗水。收获也不小,搞了不少的非法网具。说老实话,挺辛苦的。”

  杨怀忠擦汗时,一个细节引起记者的注意。他的手上有着不少伤痕,手背手心黑白对比非常明显,关节和手指都要比常人粗上不少。杨怀忠说,这些以前捕鱼的经验积累,也为现在护渔打下了基础:他知道哪里能够找到非法渔具。最近一次新伤,就是清理渔船时留下的。

  回到新坝渔港码头,百米长的岸边停靠的都是大大小小的渔船。杨怀忠介绍:“这些全是我们退捕上岸的渔船,有大船有小船,有挂机有座机。”

  江苏是全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期间,第一个将“长江禁捕”写入地方性法规的省份。今年高温天气下,杨怀忠配合渔政部门巡江超过300公里,清除网具超百件。

  和往年夏天不同,多年不见的“鱼跃”的场景更频繁,江豚出现的次数也变多了。这让杨怀忠打心眼里觉得,这些付出都值得,“长江大保护是对的”。杨怀忠说:“现在我们巡护看到江豚次数变多,江面环境也好了,再苦我们也不觉得累。这些资源我们要留给子孙后代的,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编辑/韩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