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新职业】3D打印师 为患者“私人定制”

2020年08月12日 20:06:52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筑梦新职业》今天要介绍的是一位3D打印工程师。他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帮医生精准治疗,不仅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还能让患者得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这是一个被癌细胞覆盖的骨盆模型,这是一个变形的脊柱模型……”

  “我是张惠康,我在医院工作,但我不是医学生,你也可以叫我3D打印工程师。”

  【3D打印师:为患者“私人定制”】

  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专家门诊。南京市第一医院特聘教授姚庆强正在与病患利用3D技术交流病情:“你呢就是小腿骨和大腿骨中间连接的一个软垫子,它出了问题了。”

  病人刚入院,3D打印技术就开始显身手了。通过病灶模型重建与混合现实技术,出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案治疗,病人都能以一种直观的方式看到,这也让医患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张惠康从2016年开始,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担任3D打印工程师。不过机械设计专业出身的他,刚入行就遇到了难题。

  “想象的话,3D打印师可能就和我在学校里学的一样,可能以软件为主,更多的是操作软件,设计等方面,但是来了之后发现,更多的要结合医学背景。”张惠康说。

  【边做边学 “医学小白”从头开始】

  张惠康告诉记者:“第一点就是患者病灶模型重建,根据病人的CT、核磁等影像数据,通过医学软件重建出来。第二是术前规划,然后要确定它的一个截骨量,中心点的位置等等,这些术中要做参考的数据。”

  要说最难的也在术前规划。“打印三分钟 建模十年功”。由于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每个模型都称得上是“量身定制”。就拿这个髋臼骨折病人来说,骨折后的碎片经过扫描,再通过电脑合成技术恢复成原状,接着打印出来。术前,医生可以直接在模型上进行手术预演:确定钢板外形、螺钉数量及打入深度。

  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黎明说:“应用这个技术以后,手术时间就大大缩短了,对病人身体的伤害明显减少,医疗费用也大大减少,对我们医疗资源方面也是大大的节约,精准治疗,病人可能获得一个很好的效果。”

  其实,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3D打印技术,一直到2010年前后才应用到骨科医疗领域。而要应用好这向技术,打印工程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临床专业知识 ,同时还得熟悉数字化影像学、材料学、工程学和生物力学等相关领域。在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像张慧康这样的3D打印师工程师只有2位,但从2015年至今,他们已经运用这项技术治愈患者超1000例。

  张惠康说:“对我们来说就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精进的一个工作,通过我的工作,让他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我觉得对于我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雯、王从、张贺、杨时盛、李泽灏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