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见故人·喜不自胜|对话袁隆平、王伟平、玄松南:寻根农耕文化

2020年08月11日 16:43:3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中国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如海纳百川般吐故纳新。荔枝新闻联合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节目推出10期“如见故人·喜不自胜”特别策划。对话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等业界泰斗。从中医到武术,从文字到宗教,从建筑到舞蹈,从农耕到手艺……剖析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万千载的历史长河中,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稻米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国人,更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农业精耕文化。

  本期节目,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对话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农业精耕文化在当代的实践者袁隆平,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袁隆平核心科研团队带头人王伟平,水稻民俗文化学者、袁隆平水稻博物馆高级顾问玄松南。体验农耕文化,寻根千年历史。【完整节目戳这里】

  禾下乘凉话丰年的梦想:背后的积年耐劳与中华情怀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中国农业精耕文化在当代的实践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既有“蛙鸣鱼跃品稻香,禾下乘凉话丰年”的人间梦想,也有“我们现在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的豪言壮志,同时也阐述过“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的理性思考。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兼备科学家气质与农民质朴气息的“老顽童”、“巅峰之人 ”。


  年至九十高龄,依旧忙碌于“海水稻”的研究。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利用盐碱地,为中国农业的未来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中国的粮食问题解决了吗?海水稻“来帮忙”▼▼

       与此同时,在他的生命里,除了那一片片稻田、一管管药剂、一件件器具、一颗颗稻米,还有中国人的“天下情怀”。他的杂交水稻技术输送非洲,成功帮助马达加斯加的30万亩稻田,每公顷产量达到2.5-3吨,较此前翻了一番。这一次援助,传播的不仅是中国蒸蒸日上的农业技术,也是我们的大国自信与中华情怀。

  为杂交水稻的荣誉保驾护航:生生不息的背后英雄

  在袁隆平看来,对于一批一批想要接棒水稻研究的后起之秀,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仅仅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所谓“知识”,即是一切的基础,而“汗水”则是因为,这一门应用科学需要苦干、实干。袁隆平回忆年轻时赤脚下田的场景,春天冰凉的稻田长年累月影响了他的肠胃,而蚂蝗等昆虫仅仅是这项挑战里的一小环。在这两项的基础上,“灵感是知识经验升华的思想火花,机会只会宠爱有心人。”

  正是有了“你不下田我就不带”的选择标准,这才构建了袁隆平背后的这支优秀团队,积年累月,他们默默地在稻田、实验室里忙碌,为这份事业与中国水稻的未来保驾护航。

  也许,病虫害防治的工作枯燥无味,但病理学的研究成果的确给杂交水稻指明了一条更清晰的选种路线,从而减少了水稻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创造出更为安全有效的生态环境。在他们看来,“育种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科学。”袁隆平核心科研团队带头人王伟平如是说。正如一名90后研究员所说的“科研就是枯燥中带给你价值感的东西”,在他们眼中,这一项我们看来高光伟大的事业可能会布满难以想象的荆棘与无法言说的乏味,但它依旧是他们愿意付出一切去执着追寻的事情。

  写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农耕基因:执着、勤劳、和谐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走上了农业立国之路,而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农耕文化,而中国人的骨子里就写上了农耕基因。“‘社稷’,是最能代表农耕文化的词,‘’指土地庙,’稷’指粮食”,“有了土地、粮食才能立国”,袁隆平水稻博物馆高级顾问玄松南在节目中这样说。



水稻民俗文化学者,袁隆平水稻博物馆高级顾问玄松南

  纵观中国水稻文化发展史,从发端到“江东犁“的问世,再到插秧禾育秧技术的发明,每一个节点都对我们剖析这份“农耕基因”至关重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玄松南先生通过类比南北方人的不同气质以及蒙古草原马背民族与农耕人民气质的不同,得出结论,在文化人类学中,“我们所吃的东西,造就了我们的灵魂和我们的身体”。

  “我觉得中华民族很优秀的品质和我们的农耕文化是有关系的”。的确,王伟平所介绍到的新一代的研究者,他们甘愿花费七、八年去培育一个品种,哪怕在看到希望之后得到的并不是天亮而是又一轮的失望,但他们依旧满怀希望,持之以恒,吃苦耐劳,这一份执着和坚韧是来自于我们的“农耕基因”,“一碗米饭浓缩了中国一万多年的水稻历史”。

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袁隆平核心科研团队带头人王伟平

  从古至今,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科学地把握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阐述着一种朴素的辩证思想。正是这样一种精耕细作,为国人的血液注入了勤奋细腻、干练坚韧、含蓄内敛的性格基因。这些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烙印,历久弥新、一脉相承。

  编导/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节目组

  记者/荔枝新闻 常瓅、顾卫恬(实习)

  (荔枝新闻&江苏卫视《似是故人来》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