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今年以来,宿迁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创优年”活动,以 “五治五创五提升”为抓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市营造了和谐民生画卷。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多元化
记者 彭静:
我现在是在金鹰花园北苑11栋楼一单元的门口,城管部门在回访当中发现,前期拆除的违章建筑近期又重新建了起来,目前,城管部门已经安排工作人员正在楼上进行拆除。
记者在小区南门的门面房楼顶公共平台上看到,红色砖块格外显眼,沙子水泥散落一地,工作人员正用铁锹拆除违建并清理现场,这也是11栋301室业主第二次违建。
宿城区城管局古城大队副大队长 蒋明军: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违建进行拆除,并向业主进行了法律宣传。
无人机航拍监管、智能城市科技馆开馆……今年以来,宿迁聚焦社会治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多元化,加快形成民生服务更便捷、城市治理更精细、数字经济更繁荣的智慧城市应用体系。通过抓顶层强统筹,抓项目强基础,抓示范强品牌,做好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扎实有序推进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市城管局党组书记 局长 王永:
更高标准推进区域清洁、垃圾清运、违建清理“三清”行动,管线整治,更大力度推进停车便利化、“厕所革命”、 公共自行车服务升级、街巷点亮等民生项目,更快节奏构建智慧城管综合服务平台,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城管为民的真心“热”劲。
纵深推进公共空间治理
上午,在泗洪县金锁镇老中学旧址,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再过三个月,一个集“自然生态、文化艺术、教育成长、商业配套、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小镇客厅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泗洪县金锁镇四级主任科员 裴成炜:
以公共空间治理为契机,把这个地点进行盘活,然后在里面进行科学规划,规划了有职业学校、健康养老中心、国内知名品牌的连锁宾馆、蓝海影院、特色餐饮、水上游乐中心等等一系列的项目,这些项目建成以后,将极大地弥补、填充我镇在为民服务这块的一些空白。
自2019年3月份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金锁镇累计收回集体资源3389.47亩,清理不规范合同175份,发包项目567个,累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161.63万元。
泗洪县金锁镇新河村居民 李华西:
各方面都治理很好,脏乱差都没有了,白色垃圾都没有了,人心情非常舒畅。
今年以来,宿迁纵深推进空间治理,对土地增减挂钩开展村庄和农田治理过程中形成的新增耕地“四类零散地”,逐一明晰边界、明确权属、收归集体,年内要新收回集体资源10万亩以上。合理利用清理腾退空间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发包利用土地超过40万亩,资产利用新增20万平方米,收回资源有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弘扬文明社会治理新风尚
上午,在宿迁经开区黄河街道的一家商铺,店铺老板正在热情地向顾客介绍产品,这家商铺今年刚被评为“守信商户”。近年来,宿迁将信用手段引入城市管理,推行“沿街商铺信用承诺+契约管理”模式,自2018年起,在市区项王路、幸福中路、富康大道3条道路进行试点,目前已扩大到市区75条道路(街区),共产生守信商户53户、一般失信商户6户。
守信商户 胡玉:
给了我们很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好停车这个政策,免费骑自行车,还有商务联盟消费政策,还有比如说广告媒体投资这个政策。
宿迁经开区城管分局黄河大队副大队长 张克敌:
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诚信受益、失信招损的鲜明导向,促进形成了人人重承诺,个个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得益于文明城市创建一系列举措的推进,宿迁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升至全国第七位,社会稳定指数稳居全国前列。面对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宿迁确立“全域推行、全域实践”的总体思路,全民动员、全民实践,齐心协力打造“众创文明、共享荣耀”文明城市建设的宿迁范本,让群众“得实惠、可感受、更满意”,用文明绘就群众的幸福底色。2017年以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宿迁连续两年复查测评成绩及市区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域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宿迁深入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创优年活动,启动五治五创五提升工作,健全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全领域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市网格服务满意率达88.1%,高于全省平均值2.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突出抓好中央和省安全生产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推进木材加工、家居制造和小化工领域专项治理,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1.49%和54.32%,社会稳定指数始终位于全省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