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群人
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有这样一群人
人们都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当疫情来袭
他们“疫”无反顾冲锋在前
熊熊烈焰中
他们是逆火而行的勇士
当洪水肆虐
他们用血肉筑起长堤
他们就是中国军人!
铁血军魂,初心不改
在沭阳,有这样一群人
军装在身,手握钢枪
他们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
脱下军装,回归家乡
依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他们,是李恒镇一支30人的退役军人先锋队。春节防疫期间,他们戴着口罩、拿着宣传资料走乡串户发放、宣传讲解,悉心提醒村民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只要党和人民有需要,我们没有二话。”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在前,他们用实际行动体现出退役军人的担当。
▲李华忠(左)李华平(右)兄弟
他,叫李华忠,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青伊湖镇蔷薇村“上海青”蔬菜基地负责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和哥哥李华平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免费送菜去武汉!他们做好“援助计划表”,安排人员加紧收割装运,从2月7日算起,共向湖北捐出了37车、共计74万斤的新鲜蔬菜,市值近百万元。除了援助湖北以外,两兄弟还向蔷薇村捐款1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并帮助村里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带大伙共同致富。今年,兄弟俩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20”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荣获“江苏最美抗疫先锋”称号。
他,叫徐士干,1993年入伍,2004年转业到县运输管理所工作。在部队,他苦练军事本领,严守部队纪律,是连队军事训练标兵与政治学习标兵。在地方,他退伍不褪色,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做出贡献。在疫情防控战斗中,连续战斗28天,始终坚守在京沪高速沭阳北交通管控点,累计查处车辆21000余台次,牢牢的守住了沭阳疫情防控北大门,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转业军人的优秀品质!
她,叫王心语,一个90后小姑娘,2017年考入大学,同年9月保留入学资格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的一名女兵,2019年被抽调参加国庆阅兵庆典,护卫着党旗、国旗、军旗向着全国人民走来,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和全世界的瞩目。如今,她已退役回归校园,今年年初,她当起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奋战在一线。她是天安门广场飞回的“小白鸽”,更是为国为家、勇于担当的好青年!

他,叫黄月亮,2007年4月从部队退役后,成为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的一员。他勤奋好学,练就一身过硬巡防本领,让一个又一个狡猾的犯罪嫌疑人纷纷落入法网;他勇冲火场,救出被困的两个孩子,自己却差点窒息晕厥;寒冷的冬天,他不顾个人安危跳水勇救轻生女子,把人救上岸以后才感觉手脚已麻木……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工作性质变了,不变的心中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黄月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兵退伍不褪色、转身转岗不转向”的诺言!
他,叫秦飞,是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五纪检监察组组长。1982年入伍后在济南军区服役,从军二十余载,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至县纪委监委工作以来,不忘初心,严格监督执纪,敢于动真碰硬,对驻在单位开展各项监督检查100余次,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公务员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档次。受父亲影响,儿子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参军入伍,子承父业,两人在不同的时期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他,叫彭玉春,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基层电力人。今年夏天的持续降雨,防汛压力大,保电形势严峻。汛期的沂河大堤上,雨水和着泥泞,彭玉春和同事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行进,抢险保电、紧抓巡视……时刻坚守岗位。“只有电网安全了,人民的生活才能有保障,作为曾经的一名军人,我必须冲锋在前,保障人民的安全,是我不容推辞的职责!”彭玉春说。
在沭阳。这样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
他们用军人的品格、素养和行动力
争当建设乡村的“领头雁”
勇做创新创业的“开路人”
甘为基层岗位的“螺丝钉”
八一建军节
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