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一双慧眼 守你一生平安|苏医援藏笔记

2020年07月22日 09:21:3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人物介绍:胡剑峰,现任曲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泰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援藏医生。

  四月初的曲水,远处山头上仍然覆盖着皑皑白雪,山下的小溪露着大部分的河床,道路两旁的树木还没有吐出嫩芽,这里仍旧是冬天的样子,气温很低。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始终不忘医者使命

  我是来自泰州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疗队的放射科医师,这几天一直努力适应高原反应。凌晨2点45分,电话铃声忽然响起,将刚刚才进入睡眠的我惊醒,是曲水县医院放射科的格桑医生打来的:“老师,刚做了一个腹痛的患者,症状比较重,可是我没有发现CT有明显的问题……”“好的,我马上去看一下。”没等格桑说完,我就赶紧披上衣服跑到楼下,跨上自行车就往医院飞快地奔去。

  刚到放射科门口,就看到患者抱着肚子蜷缩在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跟陪同的急诊科医生沟通后,我得知患者腹痛症状比较重,考虑过消化道穿孔的可能性,但是体格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因此不能明确诊断,下一步的治疗无从着手。经过仔细观察薄层重建图像,发现腹腔仅有少许的游离气体分布在十二指肠球部周围,确定这是一个消化道穿孔的病人,经验不足的年轻医师很容易忽略而漏诊。“赶紧通知接诊医生,报告危急值。”很快,患者经过手术之后,转危为安。

  来到曲水后,像这样的午夜、凌晨“江湖救急”是家常便饭。长时间的生物钟紊乱,加上高原反应,让进藏短短一个多月的我,一下子瘦了7、8斤。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始终坚持职业操守

  来藏工作已经四个月,曲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共接诊患者约8600余人次,其中CT约750余人次,单日最多接诊患者近百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在工作量显著增长的背后是县医院放射科全体医生的辛勤付出:由于新冠疫情的缘故,科室的两名年轻医生被紧急调往拉萨参与防疫,仅剩两名医生轮换值班。

  人手紧缺,我作为援藏医生,虽然语言完全不通,有时候也要一个人完成放射科全部的工作。因为县医院开展CT检查时间还很短,诊疗经验不丰富,为防止出现差错,年轻医生写的每一份报告我都会亲自审核,不分日夜,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绷状态,生怕误诊,给一线科室造成错误的指向。

  放射科的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机械,却是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最有效的参考之一,若是出现错漏诊,很可能导致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事故。因此,在工作中,我一直践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我也把这些观点不断地灌输给曲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年轻的医生们,要他们始终有这样的责任心,在工作中切不可大意懈怠。经过努力,这期间我们科室没有遇到一起医疗纠纷,得到的是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加倍信任。

言传身教,传道授业——始终牢记援藏初心

  我们医疗队到曲水援藏,总共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进藏工作后,在了解到县医院放射科人员严重不足且诊断经验不足的情况以后,我就暗暗打算“鱼渔同授,帮助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影像医疗团队”,一定要把年轻的本地医生带出来,让他们能独当一面。

  针对县医院放射科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计划:

  单独面授指导。放手让年轻医生操作、书写报告,从最基础的拍片体位的摆布、CT扫描参数的选择及后重建方式的选择,到核心的报告书写,都一对一的当面指导。尤其是报告书写环节,要求年轻医师严格按照报告规范,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比如:肺部的病灶一定要定位到肺段,病灶的大小必须精确测量,形状、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必须用专业术语描述,切不可大而化之、草草了事。这样的严格要求能让年轻医生打下坚实的诊断基础。

  典型案例分析。遇到典型病例,在完成报告之后,一定会针对此种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作一次详细的讲解,让年轻医生真正掌握此疾病的诊断要点以及与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定期集体讲座。定期在科室及院内举行影像诊断知识的讲座,让本科室年轻医生提高诊断水平的同时,也能让医院其他科室的医生对影像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哪些身体部位或哪些疾病该选择何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从而避免让患者做不必要的检查以及造成经济损失。

  就像那首歌所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作为临床科室的眼睛,我将始终坚持初心使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培养锻炼新人,发挥出放射科应有的重要性作用,为泰州医疗援藏团队探明方向、保驾护航,始终守望藏族同胞的生命安全。

  (供稿单位: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前方指挥部 拉萨融媒 通讯员/胡剑峰 编辑/沐梓)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