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瓦不落架!瘦西湖徐园局部将修缮

2020年06月29日 19:29:17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徐园,坐落于瘦西湖景区内,一直以来都受到游客的青睐,现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记者从市文物部门获悉,日前,徐园局部修缮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徐园园门、碑亭及部分围墙均在本次修缮范围内。

  三十余年无大修记录

  老建筑亟需修缮

  徐园是扬州园林的重要代表作,是瘦西湖湖上园林“一路楼台直到山”的重要节点。民国四年(1915),在清初韩园和桃花坞旧址之上兴建徐园,是地方军阀徐宝山的祀祠,1962年公布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复查,2008年重新公布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建成年代清晰,对于研究扬州传统园林的营建、传承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徐园园门南向,上额清书法家吉亮工题“徐园”二字,园中有荷池,周叠山石,间植桃柳,东有小渠与湖水相通,池西曲径环绕。池北为南向“听鹂馆”,馆东一碑亭,名为羊公片石,内有民国六年仪征吴恩棠撰《徐园碑记》,馆西临池筑东向“春草池塘吟榭”,取名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诗意,榭旁有曲廊通“疏峰馆”。徐园规模不大,一馆一榭一亭一池,配以花木竹石,结构得体、错落有致。

  “园内‘春草池塘吟榭’、‘听鹂馆’于本世纪初进行了大修,其余建、构筑物,三十多年没有大修记录。”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徐园建筑现状虽仍保持完整的建筑外形、牢固的木构架体系和精美的装修雕饰,但是由于近年来受到自然侵蚀、寒暑交替的影响,建筑的木结构受损,其瓦屋面、油饰层等也发生老化、脱落的现象,同时,徐园西侧的围墙整体向东倾斜,局部还形成了空鼓,亟需修缮。

  园门、碑亭、围墙现状堪忧

  存在安全隐患

  现场查勘的结果显示,徐园园门的大木构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和糟朽,其屋面部分风化严重,而且并不平整,存在瓦行紊乱、盖瓦下滑等现象,甚至有局部瓦片缺失,屋面轻度变形,造成大面积渗漏。园门的墙体表面粉刷层污染较为严重,且局部存在开裂、空鼓。“徐园园门墙面原是清水墙面,后来被改为现代白色砂浆粉刷,时间一长,污染较大。”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其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为条石地面,也存在部分断裂的情况。今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园门顶部已采用绳网进行保护。

  位于徐园东北角的碑亭整体均在本次修缮范围之内,现场查勘的结果显示,碑亭的瓦屋面与园门一样,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盖瓦下滑之后,出现较多的喝风现象,导致屋面出现多处大面积渗漏,直接影响正常使用,同时对檩椽产生局部霉变的影响。”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碑亭的地面原本为方砖地面,但是后被改为了现代水泥地面,外檐的青石阶沿也发生了部分位移,并且表面不太平整,部分已经断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碑亭的外檐古式长窗、短窗表面油饰已经老化,并出现了开裂、剥落的现象,同时,由于受到雨水侵蚀,围护板壁腐烂严重,并出现严重的变形。

  在对围墙的查勘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南侧围墙目前状态尚稳定,仅有局部破损、残缺、瓦件凌乱不稳等情况,而紧连南侧围墙的西侧围墙,则现状堪忧。其北接“春草池塘吟榭”,构筑于上世纪80年代,西高东低,落差3米。目前,墙体整体向东倾斜80-220mm,局部还形成了空鼓,现场已采用临时墩墙、圆木进行加固支撑,但随时都有倾倒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修缮方案通过评审

  将采取揭瓦不落架的手法进行修缮

  “根据查勘结果,须采取措施及时进行维修,排除险情,恢复其原来的面貌,使这一园林得以健康的姿态延续下去。”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日前,徐园局部修缮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根据方案设计,由于徐园园门、碑亭瓦屋面渗漏严重,对建筑本体造成较大的破坏,本次修缮将采取揭瓦不落架的手法,对屋面、装修、地面进行全面修缮。

  修缮过程中,将对腐烂、糟朽的木结构进行恢复、更换或者加固,对损坏的瓦屋面进行重新铺装,并增加防水层,对老化、剥落的油漆等进行恢复。同时,在修缮过程中,原本应是方砖地面的,在本次修缮中将予以恢复,地面条石不平整的地方将进行翻铺。“由于历史时期形成的外立面白墙主色调,已在市民和广大游客心中形成了较深的印象并被广泛接受,所以本次修缮将保持现状做法,仍保持其外立面白墙主色调。”

  对于随时有倾倒可能的西侧围墙,在修缮过程中则将对其进行重新砌筑,下部为挡土墙,上部仍设花窗与方砖压顶,与原有式样一样。方案中也特别提到,修缮过程中,需要将挡土墙外侧地面做硬化处理,向外泛水,在挡土墙底部留置泄水孔,西侧围墙的外墙面粉饰也将与他处保持协调统一。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