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华:让教育回归“人的价值” | 教育访谈

2020年06月29日 18:00: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荔枝教育访谈,记录这个时代的教育智慧。这是由我苏教育工作室2020年全新推出的一档对话教育界专家、权威人士的栏目。内容涉及教育热点解读、教育理念分享、学校运营管理、教育著作鉴赏等。从教育者的故事中感悟人格的魅力和时代的变迁,在与他们的对话中体会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不同的教育样貌或许大相径庭,本质却殊途同归,那就是尊重生命本质,释放人的潜能。这一洞见,在和李康华校长的交流中再次被印证。

  于公立学校执教多年,随后担任了广州、深圳、上海等多所国际学校高管,深耕国际教育近20年后,对于中西教育的融合,李康华有自己的见解:

  “我不认为中西教育的融合困难。因为人的共性、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大于他们的差异性,所以好的教育理念一定是普适的。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无独有偶,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长’。所以无论中西,教育要尊重生命本质是一个共识。”

  泰晤士学校,这所十五年一贯制的K12国际学校,坐落于南京燕子矶新城,这里也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始创办学之地。在李康华的构架下,泰晤士学校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扎实落实基础教育和IB课程体系的同时,结合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回归“人的价值”——

  中国文化课上,“儒释道”被春风化雨融合其中,一名九年级孩子通过比较性研究,写出论文《庄子的死亡观和苏格拉底的差别》;儿童哲学课上,老师会带着学生满校园探险,只为求证世界上是否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核心素养课上,孩子需要学习康奈尔笔记法,从一年级起就要随时记录问题,并反思总结……全人教育、融贯中西,是李康华在执掌泰晤士学校后一直践行的事。

  在李康华看来,教育无边界,无论在何处,美好的教育都可以发生。他尝试打通国际教育和乡村教育之间的壁垒,形成新的对话和交流:泰晤士学校连续举办了两届乡村教师公益培训项目,无偿支持200多名乡村校长和教师进行20多天的培训学习。

  李康华说,影响教育不均衡的并非硬件,而是视野和思维。作为教育者,我希望IB教育好的理念可以让乡村孩子受益。同样,从乡村教育中我们也学到教育如何回归自然,这个项目于我们,不是去帮扶,而是一种对话和相互学习。

  以下为李康华校长的访谈实录——

  1

  教育是解放,不是束缚

  我苏网: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李康华:“好的教育”一定是尊重生命本质的教育。

  教育是启迪自由之门的金钥匙。人和动植物最大差别在于,我们有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可以做出理性选择。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解放人的潜能、让人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人的智商、能力、阶层都有差别,因此我们在社会体制下需要把人分流到不同的岗位中去,但是分流是教育的辅助作用。一定要认识到,教育的主要功能还是培养人,是解放,不是束缚。

  之前在和乡村老师的交流中,一个数据让我印象深刻:在西部农村,80%的孩子是上不了大学的。所以对于这些孩子,难道基础教育10多年后的目的就是把他们淘汰掉吗?我们是否应该思索,如何把教育培养人的功能还给它,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孩子的思维力、合作力,帮他认识生命。只要教育回归本质,我想孩子无论将来上不上大学、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受益。

  2

  不同文化间的共性一定大于差异性

  我苏网:进入国际教育领域近20年,您认为中西教育的融合发展上,难点在哪里?

  李康华:我不认为中西融合是难的。人的普适性、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大于它的差异性,所以好的教育理念一定是普适的。

  中国的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即为尊重生命本质。而美国的杜威也说“教育即生长”,意思是把孩子成长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尊重他的好奇心、求知欲、主观能动性。可以看出,无论中西,共识都是教育要尊重生命本质。

  其实陶行知先生也秉承了杜威“做中学”等教育思想,虽然我们是一所国际学校,不过在校园中您可以看到“陶行知求真碑”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

  在中西文化融合方面,我们也在做类似的课程尝试。世界在发展,未来一定是一个联系更紧密的全球化的世界。教育发展也是双向的:其一,疫情过后国际交流会更开放、更频繁,中国对国际教育先进理念的吸收不会停下来。其二,国际交流会呈双向态势,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儒家“天人合一”等思想同样是普世的,会得到其他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我苏网:在一所国际学校,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呢?

  李康华我们把中国文化儒释道的各个方面都融合在语文课上,循序渐进让孩子对中国文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学习。

  比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对诗书礼乐的感性的认识,到初、高中阶段,我们对儒释道等各方面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比较性的研究。

  我一再表示自己很有信心,泰晤士毕业的孩子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更深刻,因为学习中国文化不是去背诵,而是批判性反思、深入比较。在泰晤士九年级的孩子要做一篇论文,对中国文化做研究,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孩子通过比较性研究,写出了一篇见地深刻的论文——《庄子的死亡观和苏格拉底的差别》。

  3

  我理想的学校是“小而美”的

  我苏网:谈到国际教育,大家一定会关注学校所选择的国际教育课程体系。咱们学校使用了哪种?又出于何种考虑?

  李康华:我们选用了IB教育。(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为3-19岁的学生提供智力、情感、个人发展、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A-Level、VCE、AP等课程并称全球四大高中课程体系。)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认同这种教育的理念——全人教育理念

  当今社会,人工智能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一些挑战。李开复两年前就说过,15 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 40-50%岗位的技术能力,比如重复性劳动、相对简单的数据分类、以及一些股票分析相关的工作等,因此年轻人现在就该开始找AI替代不了的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不会被替代呢?回归人的本质的工作不会被替代?比如创意性工作:医学研究员、人工智能科学家、作家、公关专家、企业家;战略性工作:首席执行官、谈判专家、并购专家;需要具备同理心并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社工、特殊教师、婚姻顾问等。

  这就要求我们实行全人教育,即回归人的本质的教育。IB教育要求文理兼修,既关注课内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也关注课外做什么,比方说对社区服务和对学生服务性学习的要求等,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主动去发现知识、探究知识。

  此外IB课程也是进入国外顶尖大学的最佳途径,比如常春藤名校,剑桥牛津等学校都会非常欢迎IB学生。

  李康华在广州为IB学校校长培训

  我苏网:您期望把泰晤士打造成什么样的学校?课程方面有哪些不同?

  李康华:我们希望做一个“小而美”的学校。规模上,在泰晤士未来两、三年二期工程完成之前,会把学校规模(从小学到高中)控制在500人以内,每个班20人以内,做精品化的教育。

  课程设置上,从三个层面的架构入手:第一个层面是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开设基础必修课程,扎实落实基础教育。 第二个层面是IB课程特色。第三层面是校本课程设置。

  校本课程很有意思,除了刚介绍过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还有不少综合探究、拓展课程:

  比如我们强调核心素养的显性学习。开设专门课程,教会孩子从一年级开始用康奈尔笔记法随时记录问题,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

  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生命教育,所以我们希望把如何变幸福作为一种能力教给孩子,因此课程中也强调生命教育,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涵盖了生命与死亡教育、灾难教育、性格教育、幸福教育、性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各方面。尤其在此次疫情时期,社会上对生命教育的讨论会更为热烈,让孩子更好认识生命,选择更有意义的人生,这很有必要。

  还有个最受欢迎的是儿童哲学思辨课程:从幼儿园小学让孩子开始接触哲学,到初中哲学俱乐部,再到高中的认识论课程。

  并不是说在小学或幼儿园就把理论和术语教给孩子,而更多强调哲学的思维和讨论的方式,特别强调批判性、关怀性、合作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去年有节课我们的设计是这样的:老师带孩子们在校园里面找有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最终懂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就要发展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

  此外,我们还有“创意一小时”课程。让孩子每周有一小时时间充分发展自己喜欢做的事;艺术审美课程。让孩子尽情发挥艺术的创造力,这学期还开设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结合的陶瓷课程;营地教育课程。离学校车程半个多小时,有个300多亩的泰晤士营地,每年8月底学生团队建设日,孩子会在那里进行团队训练;此外,平时课程中和科学、农业、艺术相关的,也都会去营地里开展。

  4

  学校教育永远无法替代家庭教育

  我苏网:您认为家庭教育处于何种位置?家长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接力上应该怎么做?

  李康华:学校教育永远无法替代家庭教育,所以我们特别强调“终身学习共同体”,希望家长、老师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会向家长开放很多课程,比如学习技能课、儿童哲学课、正面管教课、家长工作坊、家校读书会等,家长作为学习者积极参与,帮助他们与学校、孩子之间紧密结合、共同成长。去年我们开办了家长英语课堂,中、外教给感兴趣的家长上口语课,家长回家和孩子用英语对话,英语学习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营造了文化交流氛围,通过这样方式增进亲子间的互相信任。

  家长要明白一点,关怀、陪伴对孩子很重要,同时在陪伴交流中,家长也能在孩子身上学到很多新东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我苏网:在实践社会责任、关注教育公平上,泰晤士做了什么努力?

  李康华:我们正在做一个“创新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乡村教师公益培训项目,积极把好的教育理念向教育不发达地区辐射。第一届就有50位来自全国20多个省的乡村学校校长到南京学习了10多天,我们承担了所有费用。今年是第二届了,目前有180多位乡村校长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学习。

  那些乡村校长的学习热情,对孩子教育的关切非常让我感动,我也希望IB教育的好的理念可以让中国经济和教育不发达地区得到一些借鉴,让乡村孩子受益,这也是我个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生命价值的实现。

  交流是双向的,其实IB教育也可以从乡村教育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怎样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教育如何回归自然等等,所以我们强调一种对话和互相学习。

  李康华在乡村教师公益培训研讨会上讲课

  5

  中外教育的交流是市场的真实需求

  我苏网:未来,泰晤士学校将如何发展?国际教育又将走向何方?

  李康华:从泰晤士学校来说,董事会在办学之初,就把泰晤士定位为百年名校,致力于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文化,以协作和同理心为驱动的创新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核心,虽然学校刚成立两年还很“年轻”,但即便5年、10年以后,随着课程、制度逐步成熟,我们也不会停止创新的步伐。

  后疫情的时代,有一些家长会疑虑,是否当下中美关系紧张,国外不安全,因此不适合出国了?我始终认为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疫情是暂时的,肯定会过去,疫情过后,中国和世界的教育的交流只会更迫切。而且国内受人口压力、经济压力的限制,大学的竞争程度和大学教育体系短期内很难明显改变。因此,选择国际学校不失为一种看向未来的选择。

  也许人类与疫情的斗争还要持续很久,但我们应该对科技怀有信心。疫情一定会过去,人类的文明将继续前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积极反思,努力创新,让教育回归人的本真,化危机为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优势,开启未来教育的大门。

  (我苏网专稿 记者/朱彤 东城;摄影、摄像/张晋宁;视频/王旖文; 设计/李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