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系列报道:无锡下篇:低端退高端进 “中国制造业第一县” 转型绿色发展

2020年06月25日 16:10:2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江阴有着“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美誉。近年来,江阴市在夯实纺织、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的同时,通过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的绿色含量。

  记者:我现在就是在江阴港口集团大澄分公司码头,眼前长江浩浩汤汤。门机,装船机、卸船机正忙碌运转。巨大的风力发电机高耸矗立,码头环境干净整洁。

  在江阴港大澄公司,长约2公里的防风抑尘网将货场全部包围,颇为壮观。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华说:“我们周边加装了防风抑尘网,再加上配套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之后,不管是港区的粉尘状况,还是污水治理情况,控制排放的情况,整体水平相对说来,在整个长江港口里面都属于比较先进的。”

  2016年以来,江阴主动调整港口功能,将省政府批复的23.4公里港口岸线压缩到17.48公里,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沿江港口码头转变生产模式,实现绿色发展。港口也从绿色转型中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2018年在港区里面建成了7台大型风力分布发电系统,它的总装机容量是16.8兆瓦。2019年就是我们7台风力发电,一共发电是3471万度,其中1896万度是用于自用,可以满足超过港区50%的运载用电需求。”

  也是在这一年,在长江沿岸经营了15年的百川化工关停了最后一个化工车间。替而代之的是一个总投资20亿元、年产能达1.5G瓦时的锂电池智能生产基地。在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里,记者遇到正在检查设备的企业负责人余峰说:“车间能够完成年产1.5G瓦时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这些锂离子电池可以用于1000个储能的标准集装箱,每1个标准集装箱可以进行1500度电的存放,并且每一个箱子能够实现5000次以上的循环。它是一个智能型的大型的智能充电宝。”

  新能源领域,让企业收获的不仅是连续翻番增长的经济效益,更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局面。2016年以来,江阴累计关停"十小"企业128家、关停化工生产企业127家。近三年以来因环保不达标而被否决的项目金额达到百亿元。无锡市发改委(长江办)副主任黄丽侠坦言:“我们实施了长江生态保护的行动方案,从7大类23项工作任务来推进各项工作,持续的提升沿江生态环境的功能的改善,到目前为止,我们沿江的化工园区已经从三个缩减到一个。真正的使我们无锡长江经济带整个工作质量更高,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多。”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徐仁飞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