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无锡拥有的35公里的长江岸线,均在江阴市境内,当地滨江岸线整治提升工程是全省沿江特色示范工程之一。近年来,江阴持续优化沿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断刷新岸线"颜值",使“一江清水 两岸葱绿”成为当地发展的最美底色。
记者:我现在就是在江阴市鲥鱼港,一条红色的健身步道,沿着江边蜿蜒远伸。江风习习,市民们趁着阴凉在江边练习舞蹈,不少当地的年轻人,正在这里观赏江景,打卡自拍。
漫步在鲥鱼港江边,既可以远眺长江大桥,欣赏潮起潮落,也可以和退役的"远望2号"来一场亲密接触,还可以走进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全方位地感受这里的生态文化。无锡市民吴晓燕正带着姐妹,漫步绿荫林道,在江边凭栏自拍。吴晓燕说:“因为这边空气也比较好,然后靠江边也比较舒服,休息天约上几个小姊妹到这边来玩玩逛逛还是不错的。”
滨江不见江,曾是江阴市民的遗憾。2016年以来,江阴将船厂、轮渡等生产岸线退让搬迁,昔日沿江灰蒙蒙的煤栈船厂、喧嚣的汽渡码头全都大变了模样,鲥鱼港、韭菜港公园等滨江主题公园在江畔接连绽放。江阴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规划科副科长邵燕说,江阴就是要从规划建设细节上,留住市民对长江的记忆:“我们看到这个江边还有一排带缆桩,它原先就是我们这边泊船码头固定船只的工具。我们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保留了排带缆桩,这目的也是为了留住我们江阴人心中对港口的一份回忆。”
除了工厂、船厂的搬迁,江阴市将省政府批复的23.4公里港口岸线,主动压缩到16.85公里,不到全长一半。“黄田港口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拥有千年历史的长江下游重要贸易港埠黄田港,正在变身成为黄田港滨江公园。在这里,新建成的篮球场、网球场免费向市民开放,黄昏时好不热闹。
市民1:虽然我住的离这个江边也不是很远,但是以前也不会经常来江边,因为码头船厂之类的,就我过来了也看不见江水,现在的话那就公园连成一片了以后,就会经常到江边来走走吹吹江风。
市民2:我们三天两天都回来玩。
水是长江的“魂”,长江环境整治不仅在于沿岸,更在水中。江阴有13条通江河道,记者沿着长江支流之一的新沟河一路看到,水面清澈,几乎看不到水面有漂浮垃圾。无锡市江阴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金丹菁说,江阴市在2017年实施天网工程,在全市主要河道设置了71个监测断面,24小时监测水质情况,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把整个江阴市内的毛细血管治好了,我们入江的河道治好了,来保证我们整个长江入江河道和长江的水质。而且事实上三年来,通过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我们整个入江河道的水质在逐年改善,今年1~5月份,入江支流的水质都维持在二类水质。”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徐仁飞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