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雨季节, 不少城市常常出现“水浸车”的现象。一些不良商家便将这些“泡水车”收购过来,再“打扮”后卖给消费者。
苏州市民胡女士花了40多万元买了一辆保时捷SUV后发现,这是一辆“泡水车”。在协商无果之后,她便将“二手车”公司告上了法庭。
6月19日下午,姑苏区法院对该案进行宣判,“二手车”公司除了退还购车款,还要支付“三倍赔偿金”130多万元。
40多万元的二手保时捷
居然是一辆“泡水车”
在2019年12月,胡女士在一家二手车公司看中了一辆保时捷SUV。二手车公司负责人告诉胡女士,这辆车是2016年购买的,只开了三年。
胡女士在网上搜索发现,在2016年,这款汽车市场价要60多万元,到了2019年,二手车市场价也在40多万元。汽车只开了三年,成色还很新,这让胡女士很是心动。
虽然车辆的售价与二手车市场的均价没有太大差距,但胡女士还是很担心车辆的质量和使用背景。
对于胡女士的疑虑,二手车公司明确表示,这辆车无重大交通事故、无火烧、无水泡,在非人为损坏情况下,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质保期为一年或者两万公里。
看到公司负责人如此自信,胡女士也就放了心。最终,双方签订了《车辆买卖协议》。胡女士花了448000元买下了这辆车。
不过,胡女士为爱车购买保险时被保险公司告知,这辆车是一辆“泡水车”。而且,车辆“泡水”的时间就在3个月前。
原来,2019年9月,车主李某驾驶这辆保时捷行驶时,撞断了路边护栏导致车辆坠入河中。交警认定为李某全责。保险公司也因此理赔了27万元。
更令胡女士气氛的是,驾驶没多久,汽车的显示屏上就亮起了多项警报。
得知上当了的胡女士连忙联系上了二手车公司。与购车时热情相比,公司负责人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很多。同时,公司负责人并没有承认这是一辆“泡水车”,拒绝退车,表示会帮助胡女士进行车辆维修。
双方对簿公堂
二手车公司竟表示对“泡水”情况不知情
对于这样的解决方案,胡女士并没有接受。于是,她便将这家二手车公司告上了法院,认为其构成了欺诈,要求退款和三倍赔偿。
在庭审中,被告二手车公司的代理律师陈述,公司负责人对车辆“泡水”一事并不知情,并不是刻意隐瞒。
不过,姑苏法院承办法官张花锋告诉看苏州记者,这家公司自称是一家专业的二手车公司,因此,理应清楚地调查车辆的真实背景和质量问题。
“如果商家没有判断车况,而只是倒手买卖,这是将风险变相地转嫁给了消费者,是一种侵权行为。”张花锋介绍。
姑苏法院认为,该经销商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出售商品有欺诈行为,因此,原告胡女士有权撤销买卖合同,经销商除了退还车款448000元,还要三倍赔偿1344000元。
姑苏法院民一庭王文萍庭长表示,近年来,二手车涉诉纠纷呈现上升态势,因虚假宣传构成欺诈的情况成为二手车交易常见纠纷类型。
“这对于二手车市场而言,是一个‘顽疾’,消费者除了积极用法律武器维权外,更重要的是应当加强源头治理。”王文萍介绍。
王文萍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与行业协会组织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联动,让经营户自觉加入诚信经营队伍,并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此类纠纷的产生。
信息多一度
如何识别“泡水车”?
“泡水车”顾名思义就是被水泡过的车,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比如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突然熄火,安全气囊关键时刻无法弹出甚至无故弹出等。
苏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首席专家唐坚平介绍,车辆经过“泡水”之后,车厢和发动机机舱里会留下“泥沙”的痕迹和水渍。
同时,唐坚平认为,在购买一些普通品牌的便宜二手车时,可以从车辆外观上进行区别,比如车辆座椅有无发霉,隔音棉背后有无泥沙,保险盒里的保险丝铜片有无氧化现象等等。
“一些便宜的二手车,经销商可能不会花太大的成本去翻修,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进行识别。”唐坚平介绍,“但这些方法并不能保证能完全确定。”
他告诉记者,由于一些车主用车习惯并不好导致车里会出现泥沙和脏物,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同时,对于一些价格较高的豪华版二手车,经销商会花相对较大的成本去进行翻修,有些车看起来跟新车没太大区别。”
不过,再如何“包装”,总会留下痕迹。唐坚平向记者支了一招——对一些成色较新的车辆,可以打开引擎盖查看水箱、冷气散热片、水箱前板(由下面倒看)是否留有污泥。
“这些部件很难清洗,会留下污泥的痕迹。如果经销商将这些部件全部换了,可以查看螺丝接头等细节,如果发现有更换的痕迹,就需要高度注意,即使不是‘泡水车’,也可能遇到了大的交通事故。”唐坚平介绍。
唐坚平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可以找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鉴定,同时可以到4S店和保险公司调取该车辆的相关背景。
“尤其是要跟商家签订合同,将相关的事项写在合同里,如果出现了‘侵权’的情况,就可以用法律武器捍卫合法权益。”唐坚平建议。
(来源:看苏州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