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江南水乡 苏州工业园区在滁州有一个亲兄弟

2020年05月30日 15:46: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30日,记者跟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集体采访团来到位于安徽滁州的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虽然地处安徽,但这个工业园区的风格和管理更多的却是浓厚的苏州味。2012年4月,苏滁现代产业园开工建设,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省实行市场化合作共建的第一个开发园区。

  从一开始,苏滁现代产业园就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先进建设理念,坚持产业先行,聚焦高质量发展,连续四年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中进入前二十名。2019年2月,苏滁现代产业园更名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步实现了“规划愿景落地成形、高端产业快速集聚、管理运营精细有效、城市面貌初展新姿”,成为中新合作的新实践、安徽园区建设的新探索和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的新平台。

  苏州工业园区助力,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有了先天优势。比如,园区迅速建立起高效优质的管理机制。实行“双主体”管理,建立“一会两委”工作推进机制。又引进了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城市物业、地理信息、中新置地等苏州工业园核心管理品牌,实现了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做到了市场化运作、精细化管理。此外,园区还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二号章”审批,营造了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苏州工业园区的招牌,也成了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抓手。园区先后了引进新加坡欣阳科技、美国安特普新材料、德国绿科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个外资项目,协议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约15亿美元。

  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基础,又迎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东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站上了发展的风口。据介绍,园区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00多个,协议投资超550亿元,其中,已投产企业110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24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超70%,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苏州也重视与其他城市共建园区实现共赢的机会,在5月举行的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上,苏州就提出,要与安徽滁州合作的产业园区面积均实现翻番。

  未来产业园区的协同合作是推动跨区域共建共享的关键,也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以说是两地加强省际产业合作,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的典型案例,有力地推动了长三角产业深度对接和集群发展,而生产一体化也将推动市场一体化,从而有序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过去的几十年里,长三角各地的产业园区在推动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长三角41个城市拥有146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20个省级开发区,平均每个城市拥有3.6个国家级开发区、7.8个省级开发区。也许,未来长三角的产业园区可以像连锁店一样建设与发展,实现错位竞争、协同创新和集聚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毛俊  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