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下周一就是儿童节,朋友圈已经开始刷屏有关童年的回忆。这个周末,除了孩子提前庆祝,不少大人也忍不住过起了儿童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们渴望长大,大人们也渴望有一台多啦A梦的时空穿梭机,回到过去。50后的淮安市民徐凤英阿姨说,童年的记忆就是一个字“玩”。“小时候踢毽子、跳皮筋、砸沙包……小朋友在一起玩得也挺开心的。”
宿迁市图书馆馆长马志春1974年出生,当时父母都是机关干部,家庭条件相对较好。马志春回忆,儿童节对自己来说,就是能够和同学们到部队的礼堂看电影,每人手里再拿一支半价的冰棒,简直就是一年中最幸福、最高光的时刻。
1982年,《少林寺》火遍全国,年少气盛的马志春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还模仿演员李连杰的动作。“儿童节看电影,看《闪闪的红星》《红孩子》《烈火中永生》……看《射雕英雄传》《霍元甲》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要结伴为兄弟。”
提起童年,生于80后尾巴的小夏说,那时没有手机、电脑,也没有游戏、wifi,有的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和自由玩耍的放学时间,回想起来觉得这份简单的快乐是最令他怀念的。“爸妈基本上也不会在家陪我们,所以我们就会约上自己的邻居、班上的同学,大家一起出去玩,在河边比赛打水漂,扔的小石头越远,打漂的次数就越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80后的周蓓蓓怀念童年的美食,果丹皮、老鼠屎、橘子汽水,还有那段有关泡泡糖的传说,“有一次吃同桌给的西瓜泡泡糖,一不小心咽到肚子里,小时候父母跟我们讲,泡泡糖吃到肚子里会把肠子粘在一起。我就想,糟了,我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整个下午都心神不宁,结果一觉睡醒了后什么事情也没有。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太天真了。”
1996年出生的子衿是江苏南通人,回忆童年,有歌唱比赛和舞蹈演出,也有每每想起都忍俊不禁的糗事。“小时候有一次在家里醒来发现自己尿床了,但是我自己被一个人反锁在家里,当时还是没有智能手机,我又着急又害怕。现在想起来有关儿童节的记忆,都是父母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生活片段。”
同样96年出生的赵磊来自内蒙古,他记忆的童年有在铺满沙土的破旧操场上,村子里的小朋友为了一个水杯、一件文具飞奔比赛,还有幻想自己成为飞檐走壁的大侠。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过儿童节,不仅因为回忆,更多是对美好生活向往与珍惜。江阴市民缪晓辉对“六一”有着非同一般的情结。“我今年39岁了,六一儿童节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一件事了,不过现在对我和我的爱人来说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儿童节是我们俩的结婚纪念日。”
22岁的薛可馨,是宿迁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宿舍6个人每年都会在儿童节这天聚餐,互相赠送一些小礼物,体验一把当“小朋友”的快乐。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王文欢 宿迁台 淮安台 江阴台 南通台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