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罕见病患儿的六一心愿:妈妈别再为我哭泣,我会努力活下去

2020年05月29日 20:10:17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南京高淳女孩萌萌是一名SMA患儿。SMA的全名是“脊髓性肌萎缩症”,这是一种罕见病,在新生儿里面,发病率大概只有六千分之一到一万分之一。 医生说,患病的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而萌萌已经过了4周岁生日。“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萌萌说,她有一个小心愿,希望妈妈不要再为她哭。

【每一次咳痰后 萌萌如获新生……】

  虽然小嘴发不出声响,但从女儿的口型中,程云读懂了女儿的意思。

  换管、注射、开咳痰机……这套护理流程,程云每天都要操作至少十次。随着注射器向鼻管推进,萌萌的眉头皱成了一团,白皙的小脸慢慢涨红,脸上显而易见的痛楚,让人揪心。

  随着鼻管接回呼吸机,小姑娘的眉头舒展开来。萌萌用口型抱怨之后,突然冲着妈妈来了个灿烂的开口笑。昏暗的房间,仿佛被这笑容照亮。

  程云时时刻刻担忧着:护理得好,孩子留在身边时间就稍微长一点;护理不好的话,可能因为一次吐痰,这一会还跟你玩得好好的,下一秒痰突然上来了,不及时抢救的话,孩子就没有了……

【终于四岁了 我怎么能放弃她?】  

  程云做梦也想不到,出生时给全家带来无尽欢乐的小女儿,不到半岁,就被查出患了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

  程云清晰地记得,当时医生给出的评价是,这种病是不治之症!

  程云原本是一名设计师,为了女儿她辞去了工作,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为了应对孩子需要紧急送医的突发状况,孩子的父亲也放弃了工作,在家附近开了间小吃店。三年时间,为了给孩子看病,夫妻俩花光了积蓄,卖掉了房子。如今,一家三口住在萌萌奶奶家。

  萌萌的爸爸孔军军说,住在农村怕断电,要时刻防止呼吸器断电,家里还备有急救气囊,脚踩的吸痰器,每天要用好多好多针筒,都是整箱整箱的准备辅材。孩子现在喝的奶粉也比较贵,平均每天超过200块钱,一天费用还是比较吓人的。

  很多人不知道,虽然SMA患儿逐渐全身退化,但并不致命,真正夺走生命的往往是肺炎等病症。即便照料得非常仔细,今年1月,萌萌还是遇到了危险。

  在今年1月8号的时候,给孩子拍完背、翻个身,程云就发现孩子不对劲,脸色苍白。爸爸就赶紧往她嘴巴里吹气,做人工呼吸,拿咳痰机器,用上无创呼吸机打气,最后用吸痰机,把牙齿都敲断了,才把那口痰吸出来。

  抢救及时,加上快速送医,程云夫妇硬生生地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萌萌。

  程云说,就算是一个正常的人,躺在ICU里面躺4个月,也是受不了的。不管是身体受不了,还是意志受不了,孩子都挺下来了。

  最近,孩子终于出院回家了,但却再也说不出话,堵得很难受,喊不了妈妈了。

  咳痰,按摩和康复治疗,每一天每一次,都会给萌萌带来剧痛,但她从不哭闹。面对懂事的女儿,身心俱疲的程云,也总是努力保持微笑。

【爱德基金会发起救助 罕见病患儿需要关注】

  今年年初,爱德基金会发起了SMA患儿肺炎救助项目,计划为20名患儿每人筹集2万元医疗应急救助款。得知萌萌的情况后,项目负责人为萌萌申请到了这笔善款。

  爱德基金会爱德荟项目主管高梅说,一个家庭2万块钱的救助,对他们来说是杯水车薪。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种疾病。

  疾病带来的痛苦非常人能理解,但是家人营造出的乐观氛围,让萌萌的世界充满希望。面对镜头,她常常快乐地微笑。

  程云说,从她查出生病到现在,自己无数次做梦就会梦到,萌萌和姐姐在院子里跑着玩,穿着小裙子在爸妈怀里撒娇。

  孔军军说,今年是她过的第5个“六一”,孩子很坚强,我们做大人的更要努力帮她去争取,就是跟时间在赛跑。

  萌萌用唇语告诉妈妈:这个“六一”,她有一个小心愿,就是希望妈妈不要哭,自己会一直很勇敢地努力活下去。

  小萌萌非常懂事,也是聪明,家人也非常努力,这么有爱的一家人,也有不少爱心人士向他们伸出了援手。治疗方面,记者也了解到,2019年2月,全球首个SMA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在中国获批。可是每四个月一针、每针七十万元,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今年2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就进一步明确说,要探索罕见病用药的保障机制。记者也呼吁,像萌萌这样得罕见病的孩子,相关治疗和药物也能早日纳入医保范畴。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方晨 谢豫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