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社会监督,鼓励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近年来,江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奖举报制度,及时治理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注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推行“红丝带” 激励企业自主排查 】
前不久,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员工张亚杰在厂内巡查时,发现一处氢气水泵存在安全隐患。他当即在隐患位置系了根红丝带,并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经企业排查事故隐患"红丝带"活动小组现场确认,张亚杰反映情况属实,公司予以奖励。
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员工张亚杰说:“自从我们开展‘红丝带’以来,我们员工在现场,人人都感觉到是安全员。带动了我们员工属地自主管理。”
早在五年前,这项激励员工自主排查隐患的做法,就在这家企业里推行,员工只要发现经过认定的危险源,现场悬挂"红丝带"进行警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
江苏瑞祥化工安全总监戴辉玉说:“能够有效地把隐患及时发现,得到消除。从去年加大这个奖励力度之后,员工这方面积极性还更加高涨,今年以来,我公司员工累计自查发现安全隐患3000多条,参与人数有800多人次。”
目前,"红丝带"经验做法,正在扬州全面宣传推广。同时,当地不断深化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活动,出台多项举措,包括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全力消除各项安全隐患。
【提高奖励力度 多渠道方便群众举报】
通过正向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去年,全省各地还先后出台新修订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鼓励群众进行社会监督。其中,《南京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大幅提高奖励标准,最高奖励金额由原先的1万元提高到30万元以上,同时,鼓励内部知情人举报,对内部举报人的奖励在规定基础上,再上浮30%-50%,最高可达45万元。泰州不断创新安全隐患有奖举报制度:增加举报电话、网络平台,举报人可通过手机微信随时举报;突破原来只对举报重大以上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予以奖励的限制,举报一般安全隐患也可获得奖励;强化保密制度,举报人可不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最大限度打消举报人顾虑。
泰州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支队长柴锡陵说:“今年以来,已受理举报4000多件,发放奖励7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对隐患辨识能力的宣传教育,真正建立起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让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去年举报信息总量排全国首位】
改革后的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进一步调动了全民参与治理安全隐患的积极性。2019 年,全省共接到安全生产举报5557起,根据举报查处案件965起,实施奖励1156000元,举报信息总量排在全国首位,举报案件查处数和奖励金额数均呈现增长趋势,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然 亓晨 供片台/ 扬州台 泰州台 编辑/朱一普)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