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为农民工讨薪……江苏每年发送上万份检察建议

2020年05月11日 13:35:1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常州市检察院向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督局等单位发送检察建议,推动被建议单位对全市216个农贸市场、宠物市场、花鸟市场进行专项排查,发现野生动物交易信息102条,约谈电子商务平台3家,关闭问题网站两家。

  无锡锡山区检察院就“抢夺公交车方向盘”案件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对公交车驾驶位进行物理隔离、增加警戒提示、设置快速报警装置、配备重点线路安全员、开展警示宣传教育等5点建议。同时,专门制作了1分多钟的“检察官说安全”文明乘车知识动画短片,与检察建议一并送达。有力的制止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2019年底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在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中发现,辖区内两家建筑施工单位存在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涉及人数2000余人,涉案金额近1.17亿元,该院遂针对调查核实发现的问题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发了《检察建议书》,经检察机关近半年的督促落实,跟踪回访,清欠工作均已陆续完成。

  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促进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检察建议主要分为5种类型,包括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检察建议、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和其他检察建议。记者今天从省检察院获悉,近年来江苏检察系统平均每年发送近万份检察建议,对预防犯罪,维护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托司法办案参与社会治理,发出各类检察建议共计10482份。其中,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693份。从发送对象看,向行政监管执法部门发出1287份,向公安机关、法院发出324份,向企事业单位发出72份;从回复落实情况看,目前已收到回复1440份,回复率为85.06%;已采纳1415份,采纳率达98.26%。

  从案件类别来看,全省检察机关针对涉黑涉恶犯罪中暴露出的问题,在个案或类案分析的基础上,共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261份。建议内容涉及执法司法、征地拆迁、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等十余个领域,推动有关部门对“欺行霸市”“套路贷”“地下赌场”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最大限度挤压、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空间和土壤。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危化品管理、生产作业安全等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06份,努力推动源头治理、消除安全隐患,与被建议单位共同编织起全方位的公共安全网,协力筑牢防护屏障。保障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各地依托司法办案,制发相关检察建议284件,推动企业着力加强合规管理、提升依法经营水平,促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力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特殊群体保护等老百姓关切的民生问题,发出检察建议422份,促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检察建议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全省检察机关努力把检察建议做出“硬”效果,将监督事项“落实了没有、到位了没有、取得实际效果了没有”作为检察建议“做到刚性”的标准。一方面,在检察建议发出后绝不止于“一发了之”,而是积极主动跟进监督。各地建立了常态化检察建议回头看机制,通过电话问询、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沟通、进行复查,督促被建议单位落实到底。常州经开区检察院对1件检察建议开展了长达1年的跟踪问效,最终督促区管委会、相关街道和职能部门一举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某小区外空地垃圾无人管理问题。连云港灌云县检察院就加强在校生安全保护问题向县教育局制发检察建议,多次到县教育局和有关学校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走访,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借助外力,充分依靠各方面力量支持,形成工作合力,保障监督效果。如泰州、淮安、宿迁等市人大常委会均出台了关于检察建议工作的相关决议建立检察建议备案和督办机制,对被建议单位拒不回复整改和怠于整改落实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督办,增强检察建议的约束力。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杨尔希  赵凌翔 余根网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