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杨絮
走路时容易眯眼,过敏的全身不舒坦,落地的杨絮还极易引发火灾
反正只要有杨絮在,哪哪都不舒服
但是这几年,不管是睢宁城区还是农村,原本漫天“飘雪”的现象减轻了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过去每到五月,睢宁就开始“下大雪”
日前,记者来到官山镇汤集社区,只见居住区内路面干净整洁,各类景观植株生机盎然,偶然间能在空气中看到零星杨絮飘过。
住在这里的居民李道德回忆说,四五年前,一到五月份,社区里就开始“下大雪”,因为杨絮引发的火情或道路安全事故有很多起。近几年来,社区里的有絮杨全部更换为景观树,才有了现在的舒适环境。
2016年,睢宁启动实施“百村万树”工程,五年来,全县各地每年都会掀起多轮植树造林热潮。官山镇积极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辖区内造林绿化,通过杨树改楸树计划,逐步更换全镇有絮杨树。
五年来,官山镇种植新品树种主要有楸树、白蜡、速生榆树等硬材树种及紫薇、海棠等花冠景观树种,累计栽植各类苗木150万余棵。
其中,该镇24个行政村、社区庄体内有絮杨树基本去除完毕,累计砍伐有絮杨树8万余棵,种植楸树近10万棵。杨树去除后,各村、社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庄绿化景观效果也得到很大提升。
官山镇的楸树来自这里……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睢宁县官山镇的友林苗木公司里,一行行刚栽下去的楸树站立在暖阳下,不远处,近百名工人穿梭在田地间,进行幼苗栽植。官山镇改良树种主要用的楸树就是来自这里。
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指导站副站长赵明杨告诉记者,眼前的这片基地共计有800亩土地,基地种植的各种苗木主要用于明年睢宁县“百村万树”工程造林绿化。
而早在5年前,睢宁主要绿化经济树种还是以雌性杨树为主。
杨树曾是睢宁的“大功臣”
睢宁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绿委办主任朱百忍向记者介绍了睢宁移栽杨树的历史。1976年,睢宁成立睢宁县林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一批雌性杨树苗从国外引进睢宁。
引进的杨树苗在睢宁进行插扦繁殖培育,并大面积推广种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树种植曾盛行一时,高峰时期全县杨树种植面积多达2万余亩。
睢宁的杨树苗也源源不断输送到外地。当时南方不少城市的杨树都来自睢宁。1999年到2001年之间,上海97.5公里的大外环,有三分之一种的是睢宁杨树。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雌性杨树进入大批繁殖期,结出随风飞扬的果实,即是现在让百姓备受困扰的杨絮。
“长痛不如短痛”、“全部砍了”成为不少市民的心声。
专家:杨树不能一砍了之!
杨树由于生长速度快,在固碳、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上的作用,生态价值非常高,被称为“绿色银行”,也是其他树种所不能比拟的。几十年来,意杨的推广种植对睢宁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就像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一棵树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只看到树的缺点就一刀切。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指导站站长卓凯表示,去除有絮杨不能操之过急、一砍了之。一下子把杨树全部去完,将造成睢宁森林覆盖率大幅度降低,从保护植物多样性的视点考虑,应逐步有计划地淘汰有絮杨树,更换其他树种,改进树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百村万树”工程,让恼人杨絮不再飘
自201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百村万树”工程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生态睢宁的重要举措,以生态林为主体,以经济林、景观林为补充,推动林业成为睢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几年来,睢宁栽植树木近3千万株,造林面积近20万亩。
2020年,睢宁计划新增林地面积8.7万亩,建成绿化示范村庄40个、生态示范村庄12个,全县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乡镇和村庄的绿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如今,行走在睢宁大地上,河道边、道路旁、山坡上、乡村房前屋后,随处可见郁郁葱葱、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绿化景观,营造出举目皆绿的生机景象。
如今睢宁已基本告别五月“飞雪”,想要彻底消除杨絮,还需要一段时间,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