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阴晴变换,但人间四月天挡不住的浓浓暖意,终究还是热烈地来了。
从“世界美食之都”在扬州揭牌,到南京位列“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榜首。从上周到本周,一个个浸染着人间味的好消息接踵而至,令人心情愉悦。都说这世间唯有美食与读书不可辜负,的确,那个印象里活色生香、带着烟火气的江苏,正在这个春天渐渐回归往日模样。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当下,这一周,还有很多大事在江苏发生。一季度经济数据重磅发布,“全省遵循新发展理念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工作会”开到了乡镇一级;省委书记就“长江大保护”开展专题调研;坚守武汉至今的国家级专家团队今天胜利凯旋……人间四月天、奋进正当时,这一周,江苏奋力奔跑的模样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稳住经济基本盘
“苏大强”有信心!
本周,对于经济大省、经济强省江苏而言,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无疑备受关注。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为21002.8亿元,同比下降5%,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这点看,模范生“苏大强”一季度的考卷,当属正常发挥。

这周,全省各个经济部门也陆续发布行业数据,释放着江苏“经济运行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总体向稳向上势头巩固拓展”的积极信号:
江苏省属企业3月发展呈现逆势上扬态势。当月实现营收比2月增长70%,实现利润比2月增长4.73倍;
一季度末,江苏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增量居全国第二,其中反映经济增长后劲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6%,增速连续3个月高于短期贷款;
一季度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1.8%、37.9%和17.6%,比1-2月回升71.5个、89个和68.5个百分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开放型经济的表现。作为开放大省,江苏外贸数据在3月出现复苏势头,降幅为一季度单月最小。苏州一季度利用外资更是出现了163.3%的增长,创2008年以来新高。面对成本、市场、供应链等一系列问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你可以想象“苏大强”有多拼?
举个例子吧,就在本周,为解决疫情特殊时期航班停航出口难的问题,苏州工业园区干脆直接包机送货!4月20日,首趟国际货运包机,装着园区中小企业的出口货物,从上海直飞德国法兰克福。这霸道的总裁范儿,给劲儿!

种种迹象表明,密集出台的宏观政策、惠企举措已落地生根、逐渐起效;企业复工复产、市场复工复市正提速扩面、蹄疾步稳;江苏经济总体盘面正固本培元、加速恢复……本周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按照中央“六稳”“六保”的部署要求,结合江苏发展实际,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化危为机、危中抢机。全省各地也在积极部署、动作频频:
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召开,三地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打造具有国家功能和重要影响的大都市区。这样的“强”之三重奏 ,人们相当期待。
再把目光转向苏北,徐州也在搞大事。23日,徐州通报,根据规划部署,到今年年底,徐州的5G基站将超过6000个,到2022年底,实现徐州全市5G覆盖。发力新基建,抢占新风口,徐州这速度,真的很5G。
而就在昨天,最强地级市之一的苏州为城市的“1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又定下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十年打造万亿地标产业!
由此可见,被疫情打乱的发展节奏,并没有动摇江苏实体经济的基础。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守住“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拓展“进”的态势。以产业链的竞争力、供应链的完备性和优秀的营商环境不断锻造江苏经济的“韧性”,稳住经济基本盘,“苏大强”很有信心!
追求生活高品质
“苏大富”再加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这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的考察调研,透着浓浓的民生情怀。
贯彻总书记的要求,江苏在本周召开直通乡镇的视频会,省委书记娄勤俭从“为什么推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做好”“怎样解决”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要坚持把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抓手,在新起点上不断开创民生发展新局面。

本周,相继亮相的一系列民生政策大礼包,也直指“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民生问题”这一导向。
考虑到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压力加大,4月20日,全省人社系统人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端出一揽子人才改革政策措施,还特别强调,江苏今明两年事业单位招聘要向应届毕业生倾斜。

着眼于在农房改造进程中让农户住得安稳,就近就业增收,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印发《2020年苏北农房改善产业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了苏北每县培育超3个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加强培训开发公益岗位,3.6亿产业富民资金向农房改善区倾斜等一系列举措;

针对长期以来人民群众看病贵、医药负担重的难题,4月22日,江苏省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药品阳光采购的实施意见(试行)》,再次提出包括构建阳光采购机制、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等办法措施。

而在这两天,南京高淳和常州武进的广大干群,也因为参与建设的“苏陕协作扶贫项目”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而倍感振奋,更坚定了他们继续携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基层探索的民生工作,将让江苏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推进“长江大保护”
“苏大美”显担当!
留住青山绿水,实现永续发展。对江苏而言,也是一张答卷,一道考题。本周,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南京专题调研“长江大保护”,正与此相关。据了解,今年,娄勤俭书记将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头联系的重点改革任务推进落实。

由省委书记亲自来抓重点改革任务,这既是江苏领导干部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也让人们意识到,这项改革任务艰巨,需要久久为功。
除了顶层设计,这一周,全省各地也以各自的探索展现着“苏大美”的责任担当:
泰州在全省率先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推动工程治污与生态修复并重;
淮安以推进河湖长制,全面开展境内河湖环境卫生清理整治;
南通制定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推行非现场监管新模式;
省环境监测中心首创“云质控”检查模式,让土壤环境监测又有了新方法。
行在春天 诗与远方
话说回来,还不能忘了,这一周,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春日读书洗墨砚,南风吹来绿窗花”。数据显示,2019年度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0.16%,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江苏居民年人均读书13本,也就是江苏的小伙伴们每个月至少都读了一本书。
有人说,一本好书,某种程度上,是天然的情绪疫苗,充实心灵,传递力量。借着大好春光,让我们与书相伴、感受美好时光吧。

掩卷而思,这一周,水韵灵动的江苏,依旧美景醉人。同样,不断调整着奔跑姿态和气息的江苏,也让人备感振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墨墨书香,诗与远方。这春天里江苏跳动的脉搏,你感受到了吗?
(来源:评新而论 记者/黄娴 马遥 编辑/钱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