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长三角需要怎样的紫东地区?紫东地区、紫东地区核心区将如何顺应南京城市发展规律?紫东地区核心区会建成什么样?
记者今天(4月10日)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深化完善方案评审会投票确定了最终的优胜方案,谜底也正式揭晓!
通过专家投票,最终确定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教授及其团队具体承担最终的设计工作。优胜方案将紫东地区核心区定位为“山水紫东宜居境,创新名城智汇地”,规划形成“一脉一带两心三环三版块”的空间结构,着力打造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区域“HUB”。
紫东地区核心区设计有哪些城市功能组团?它们将带来怎样的城市生活、产业发展、生活休闲等体验?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紫东地区及其核心区的规划范围——
南京“紫东地区”指南京市紫金山以东地区,具体范围北至长江、南至宁杭高速、西至绕城公路、东至南京市界,与镇江(句容)接壤,与扬州(仪征)隔江而望,跨玄武、秦淮、栖霞与江宁四个行政区,总面积约758平方千米,现状总人口约83万。
紫东地区核心区位于紫东地区中部,北至龙王山山脊线,南至沪宁高速,东至规划七乡河,西至绕越高速公路,面积约22平方千米。
紫东地区及其核心区的规划、建设发展诉求——
★要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
南京都市圈(宁镇扬)的建设发展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发展带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背景下,紫东地区的发展将会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新高地、宁镇扬同城化的中枢。
★要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紫东地区建设将坚持规划引领,聚力打造“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增长极、支撑点、新高地。
★要强化对镇江扬州的辐射★
在原有四个中心的基础上,优化南京主城公共中心分布格局,并强化对东部镇江和扬州的辐射和联动。
这个优胜方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这样的核心区——
从区域统筹、生态优先、基础设施、功能布局、智慧城市、形态场所等维度进行深度思考、研究后,该方案提出了“山水紫东宜居境,创新名城智汇地”的设计目标。
紫东地区核心区将成为:
开放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典范
生态优先的城市有机生长典范
传承创新的自然人工共轭典范
创新驱动的产城融合发展典范
城乡一体的田园都市宜居典范
科技引领的优质人居环境典范
区域协同、有机生长、产城融合、天人合一、田园都市、精致宜居共构的紫东地区核心区,必将成为未来南京全新的增长极。
新理念、新愿景、新篇章,紫东将助力南京从容担当起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特大城市的历史使命。
方案以“打造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区域‘HUB’”为设计理念,紫东地区核心区将汇聚与整合周边生态、产业、景观等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成为区域的HUB,集中展现江南丘陵地区城市核心区的风貌特色,并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塑造开放包容的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典范。
紫东地区核心区长什么样?——
城市设计顺应了核心区丘陵起伏、山水林田交相融合的自然特征,紫东地区核心区将建立起“一脉一带两心三环三版块”的空间结构。
一脉:中央绿脉
一带:CAZ中央活力带
两心:孟北综合服务中心、东流综合服务中心
三环:景观大道环、城市生活环、外围水绿环
三版块:西部版块、东南版块、北部版块
“青山不墨同城画,紫气东来永续载。”谋划和推动紫东地区发展,是南京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实践。展望2035,南京紫东,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先导区、宁镇扬同城化核心区、创新生态最优地、生态文旅新标杆。
延伸阅读——
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
《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全球公开招标,从74家报名单位、25家投标单位中评出了7家入围单位(其中5家境外机构牵头的联合体、2家国内机构),均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2019年12月,来自全球的9位规划、建筑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通过投票从7家入围单位提交的方案中评选出2个优胜方案。
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化完善设计,设计单位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深化完善方案评审会于2020年3月28日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玉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张泉,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周俭7位规划、建筑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对深化完善方案进行了论证和咨询。
通过专家投票,最终确定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教授及其团队具体承担最终的设计工作。优胜方案落实了《南京紫东地区近期发展规划纲要》打造“创新之城、文旅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的总体目标定位,将紫东地区核心区定位为“山水紫东宜居境,创新名城智汇地”,规划形成“一脉一带两心三环三版块”的空间结构,着力打造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区域“HUB”。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许宸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