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报记者战疫手记 | 走进现场,与战“疫”零距离

2020年04月04日 14:28:2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八方驰援,披甲赴荆楚,决战湖北。江苏广电总台也派出精锐采编团队逆行出征,奔赴湖北武汉和黄石一线采访。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记录是媒体的责任。即日起,荔枝新闻推出《荔枝特报记者战疫手记》,由一线记者以他们个人视角,与您分享亲历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并肩战疫,共待春暖。

  本期记者:余雯

  江苏广电总台赴湖北报道团•纪录片导演

  ——————————

  2020年2月26日到4月1日,一共36天。

  36天里,从南京到武汉,从医生到患者,从“清洁区”到“红区”,我们跨越了近600公里的距离,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颠覆了对“安全”的认知。

  36天里,我们疾驰了5000多公里,往返于12家收治新冠患者的医院,拍摄了包括医护人员、志愿者、患者等近百人的故事,最终留下了超过7000分钟的影像素材……

  36天里,我们一步一步走进现场,用摄影机记录下战“疫”前线那些辛酸无奈、却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故事。

  现场在医护人员的讲述中

  从1月25日起,江苏已经陆续派出13批共2804名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重症医学专业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当我们2月下旬抵达武汉时,有些人已经在这里奋战了一个多月。许多我们无法亲眼见证的故事,都是来自于他们的讲述。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天,是在我们抵达后的第七天。这一天,6个小时采访了三位医护人员,我哭了三次。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的贾凌医生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位患者的故事:

  一位80多岁的奶奶,病情严重但人很清醒,一来医院就对他们说“谢谢”,后来上了无创呼吸机,病情有所好转。本以为患者可以挺过来,结果第二天病床就换人了。

  前一天那声“谢谢你们”还在贾凌的耳边,一夜过去,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每一天都是煎熬,生命在你手上、在你眼前消失,你无能为力,其实对医护人员也是一种残忍。”

  听着贾凌医生哽咽的声音,我也忍不住泪目。生死线上的博弈,就是和死神抢人,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

采访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院长曾这样回应我:很多人会觉得医生,尤其是ICU医生,因为面对了太多的死亡,所以可能在死亡面前会觉得很坦然。其实并不是,医生也是人,他也会有感情。但是医生有一个“情感过滤器”,过多的情感不能表露出来,因为他要给病人信心、给病人家属信心,这个是医务人员的职业所决定的,并非医护人员冷血,他们的血跟大家一样是“热”的。

  有时候,虽然我们没有记录到故事发生的始末,但是通过这些医护人员的讲述,我们也可以跟着他们走进战“疫”现场,以他们的视角去看待生死。

  这一刻,我在现场,感受他们藏在心中未曾表露的情感。

  现场在安全距离以外的患者身边

  抵达武汉后,我们被告知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武汉的医院不存在绝对的“清洁区”,在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不允许进入。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只能满大街的寻找故事。不能拍患者,我们就拍志愿者;不能进医院,我们就在医院外面守着。

  3月初的一天,我们在大花山方舱医院外面“蹲点”,恰巧遇到了两辆车,一辆是来接病情好转的出院患者回社区隔离点,另一辆则是来接病情恶化的患者去定点医院。一辆代表着安全,一辆代表着危险。几位患者陆续从方舱医院里面出来,他们看上去都很健康,但是却登上了不同的车。

在大花山方舱医院门口拍摄转院患者

  那一瞬间,还戴着普通外科口罩、穿着一次性雨衣的我们,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也来不及做更好的防护,只能保持着安全距离、尽可能地靠近他们身边进行拍摄。

  拍摄结束后回到车上,同行的摄影师范家梁问我和另一位编导刘艺:“你们刚刚靠得那么近,怕不怕被传染?”

  怕,当然会怕。那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说不怕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们也知道,身在一线的记录者既不能“添乱”、也不能错过现场。于是,我们选择在安全距离以外的患者身边,捕捉正在发生的故事。

  这一刻,我在现场,记录下出院患者的高兴和重症患者的不安。在病情面前,患者没有太多的选择,但是他们从未放弃过自己,依然在坚强地对抗着。

  现场在触手可及的门窗背后

  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里,有一个T型的通道,连接着“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每次从这个通道里走过,我们都会忍不住望向“污染区”那端的玻璃门,门口时不时会出现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经过的身影。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里,经过简单的改造,“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筑起了一面墙,中间有块一平方米大小的玻璃代替了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在“污染区”里,医护人员通过狭长的过道,不停穿梭于各个病房。

进“红区”前合影

离开“红区”前合影

  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里,弧形过道两侧的门窗都被死死地封住,阻隔开“清洁区”与“污染区”。看着医护人员通过传送箱往病房里传递药品,我们便知道那里还有不少无法自主呼吸的危重症患者。

  ……

  这些触手可及的门窗背后,就是被称为“红区”的重症隔离病房,是感染风险最高、最危险的区域。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高级别的防护口罩、眼罩和多层手套后,我们走了进去。

  在这个视线和听力都受损的空间里,我们看得到病床上起伏的胸膛,听得到各种仪器里的电流声,感受得到压抑但依旧跳动的生命。

  这一刻,我们记录下医生透过起雾的护目镜为患者进行插管、拔管;记录下护士忍受着长时间穿戴防护服的不适照顾患者;记录下院感专家和疾控专家对病房的各个角落进行调查取样检测;记录下口中插着管子不能说话的患者对医生眨眼感谢;……

  这一刻,我在现场,和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战“疫”。

在医院拍摄时隔离衣被汗湿

  现场在鲜花、敬礼和泪水里

  3月15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由江苏援鄂医疗队所负责的27病区新冠肺炎患者“清零”。这里是我们首次进入的“红区”,病房依旧,但是不再有患者和医生。

  3月17日起,江苏援鄂医疗队队员分批撤离武汉。我们在驻地、在机场,记录下了一幕幕告别的场景:一夜没睡的武汉医护人员,趁着休息前来为一同奋战过的战友送行;两排穿着制服、戴着头盔的交警,骑着摩托为车队一路开道,全程保驾护航;负责接送的志愿者,抢着帮医护人员搬运行李;踏上归途的江苏医护人员,在车上、在机场挥舞着红旗,笑着流泪……

  这一刻,我在现场,记录下一声声“谢谢”的分量。

  3月20日,前方报道组的记者开始分批撤离。

  4月1日,作为总台最后一批撤离武汉的队伍,我们也返回南京。

迎接我们的贺卡和鲜花

  4月4日上午十点,当防空警报响起,我们在隔离点的国旗下静立默哀。

  回想起在武汉的36天,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尽管有许多艰辛不易,但我们一直负重前行,一步步走到前线、走进现场,记录下最真实的故事和情感。

  正因为经历过寒冬,才更加期待春暖花开的一天,更加珍惜在“家里”等我们归来的领导、同事、家人、朋友。

  截至目前,江苏还有两支队伍、三百多名医护人员和多位重症和疾控专家依然留守武汉,最长的已经奋战了七十多天。

  在武汉,我们曾一起上过战场;在南京,我们等你们回来。

layer
快乐分享